-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简介】
朱庆馀,唐代诗人,字中师,越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和元年(827年)进士,官至水部郎中。其诗多描写个人生活及应举经历,风格清丽自然,尤以《近试上张水部》一诗闻名,展现了科举时代士人的心态与期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年间,朱庆馀为参加科举考试,特此呈送给水部侍郎张籍。唐代科举制度严谨,考生需经礼部考试及主考官推荐,张籍时任水部郎中,位高权重,故朱庆馀借此诗表达敬意,并希望得到赏识。诗中巧妙运用比兴手法,暗喻自身才华,展现了唐代文人应举的典型心理状态。
【原文呈现】
洞房昨夜停红烛,
帘卷春风报喜书。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白话翻译】
昨夜闺房点红烛,
春风卷帘送喜讯。
梳妆完毕轻声问丈夫:
“画眉的深浅合时宜吗?”
【诗词赏析】
1.结构精巧,以小见大
全诗以闺中女子的口吻展开,通过“停红烛”“报喜书”等细节,暗示了丈夫即将中举的喜讯。女子梳妆后询问“画眉深浅”,实则暗喻自己的才华是否出众,是否符合主考官的期待。这种以生活场景映射科举经历的手法,既含蓄又生动,体现了唐代士人的应举心理。
2.比兴手法,寓意深远
“画眉”典出《晋书·卫夫人传》,唐代科举中,“画眉”常喻指文章的修饰与才华的展现。女子问“深浅入时无”,实则表达对自身文章是否得体的忧虑,反映了科举时代士人必须迎合主考官喜好的现实。
3.情感细腻,语言自然
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女子“低声问”的细节,既表现了对丈夫的关心,也暗含了自身的不安,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常见考点汇总解析】
1.主题分析
诗歌通过闺中女子的形象,展现了科举时代士人的心理状态,即既期待成功,又担心自身才华是否被认可。这一主题在唐代诗歌中具有普遍性,如白居易《放鱼》亦以生活细节隐喻科举经历。
2.艺术手法
-比兴:以“画眉”喻指才华,暗合科举考试中对文章的修饰要求。
-细节描写:“停红烛”“卷帘”“低声问”等细节,生动刻画人物心理。
3.文化背景
科举制度下,考生必须通过主考官的推荐才能顺利及第,因此考生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赏识的渴望,如《近试上张水部》即是典型例证。
4.比较阅读
与朱庆馀其他诗作(如《秋日登高》)相比,此诗更侧重于应举心理的刻画;与同时代诗人(如杜牧《及第后归乡》)相比,杜牧诗更显豪放,而朱庆馀诗则更含蓄细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小学《羽毛球社团》教案(36页) .pdf VIP
- 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ppt VIP
- 体检中心运用PDCA降低体检中心体检者漏检率品管圈成果汇报书.docx VIP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课后习题答案汇编.docx VIP
- 二氧化碳的高值有效封存利用课件.pptx VIP
- 印花助剂及其应用.pptx VIP
- 海康威视IP SANNAS监控存储解决方案_模版 .pdf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 2025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
- Q_370705WAD008-2019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氯化铵企业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