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成都卷)(考试版A4).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其次次模拟考试(四川成都卷)

历史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考古发觉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三幅图中的考古发觉可以用来争辩(???)

图1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图2河姆波遗址出土的稻谷图3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体

A.人类的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的传奇 D.早期国家的产生

2.2025年是中国传统的甲辰年,即农历龙年。认真观看下图所示文字“龙”,对此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字 B.使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

C.使用了形声的造字方法 D.使用了会意的造字方法

3.“这一时期,铁犁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进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难以为继,于是王室衰微,诸侯纷争,促使私学兴起,学在官府渐渐进展为学在民间,如孔子创办私学。”材料表明(???)

A.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B.儒学是春秋战国时期主流思想

C.社会意识打算社会存在 D.百家争鸣促进思想领域的富强

4.“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西汉建立后,实行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政策并不断强化中心权力。”上述观点意在说明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民族关系进展与社会变化

5.北魏初期,统治者开凿的云冈石窟佛像造型粗犷,衣服短而窄,表情严峻。孝文帝迁都至洛阳后,新建的龙门石窟佛像则呈现出衣袖宽大下垂,面相略长而清秀,表情温存且常带微笑的特点。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雕塑水平的不断提升 B.北魏政权封建化

C.北朝社会经济的富强 D.民族文化的交融

6.“衣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对士族门阀的代称。但到了唐朝中期,朝廷规定只有科举出身尤其是进士出身者,才可以称“衣冠户”,并且此类户口可“免一门差徭”。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

A.士族势力已经消亡 B.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

C.科举制的影响巨大 D.阻挡了世家子弟入仕

7.科技成就深刻的影响着人类进展的进程。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进展历程里,造纸术的改进是在宫廷官员的领导下取得的,并经过皇帝下令推广。火药虽然源自炼丹术,但炼丹家也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进行的。各朝的天文机构由高级官吏太史令直接领导,皇帝还经常过问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由此可以看出(???)

A.古代中国的科技创造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B.中心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科技进展的重要缘由

C.古代科技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D.科技创造者的辛勤付出

8.“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心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设北庭都元帅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据此推断,元代(???)

A.疆域面积和治理超越了前代 B.专设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C.行政制度进展消灭质的飞跃 D.奠定了中国宽广版图的基础

9.“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上诗句分别出自戚继光和林则徐,体现了他们(???)

A.揭竿而起、抵制暴政的抗争精神 B.鞠躬纯粹、死而后已的忠君思想

C.收复边疆、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 D.天下己任、英勇无畏的民族情怀

10.清朝雍正帝时,起初为了应对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由皇帝亲选满汉大臣入军机处,称为军机大臣,但是事实上军机大臣也只是挂念皇帝分析局势,至于“临机决断,全凭圣意。”上述材料可以印证(???)

A.边疆问题日趋严峻 B.军机大臣凌驾于皇权之上

C.军机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君主集权不断强化

11.其次次鸦片战斗后,中国消灭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延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滨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地理学的争辩兴起

C.民族意识日益增加 D.学习西方成为潮流

12.“脱离世界潮流几百年的中国,最终再次回到了世界潮流之中。虽然将来的路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学器物,失败;学制度,也失败;最终我们明白了要学思想。”材料中的“学思想”大事(???)

A.宣告了中

文档评论(0)

阿拉伯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好的 好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