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姜片虫病的护理措施
一、前言
姜片虫病是由布氏姜片吸虫(简称姜片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如荸荠、菱角、茭白等)感染。我国南方水网地区曾为高发区域,近年来随着卫生条件改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散发病例仍时有报道。由于患者常因长期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部分重症者可并发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因此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姜片虫病的护理措施”展开,通过梳理疾病特征、评估要点及针对性护理策略,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二、疾病概述
姜片虫成虫呈肉红色、叶片状,主要寄生于人体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通过吸盘吸附肠黏膜,导致局部炎症、溃疡及出血。其生活史需经过中间宿主(扁卷螺)和媒介植物(水生植物)完成传播:虫卵随粪便入水后孵化成毛蚴,感染扁卷螺发育为尾蚴,尾蚴附着于水生植物表面形成囊蚴;人类生食带囊蚴的植物后,囊蚴在小肠内脱囊发育为成虫,引发感染。
临床表现因感染程度而异: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中度感染者出现间歇性腹痛(以脐周或上腹部为主,餐后缓解)、腹泻与便秘交替、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因消化吸收障碍出现体重下降;重度感染者可出现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贫血)、水肿(面部及下肢为主),儿童患者可能伴随发育迟缓、智力减退;极少数重症者因虫体聚集成团引发肠梗阻,或因肠黏膜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
三、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是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基础,需从健康史、身体状况及心理社会状况三方面系统收集信息。
健康史评估重点关注:①流行病学接触史,如近3个月内是否生食或用牙齿啃咬过荸荠、菱角、茭白等水生植物,是否饮用过未煮沸的池塘水;②症状演变过程,包括腹痛性质(隐痛/绞痛)、发作时间(餐前/餐后)、与饮食的关系,腹泻频率及粪便性状(是否含黏液或潜血),体重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③既往治疗史,是否接受过驱虫治疗(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及效果),有无药物过敏史。
身体状况评估需结合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①体格检查应重点观察营养状态(如皮下脂肪厚度、肌肉松弛度)、皮肤黏膜(是否苍白、干燥)、腹部体征(有无压痛、反跳痛,能否触及条索状包块);②辅助检查需关注粪便常规(直接涂片法或沉淀集卵法检测虫卵)、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评估贫血程度)、血生化(白蛋白、总蛋白评估营养不良)及腹部超声(排查肠梗阻或肠壁增厚)。
心理社会状况评估需关注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如是否知晓传播途径及危害)、心理状态(因长期不适或病情反复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家庭支持系统(能否配合饮食调整及卫生习惯干预)。
四、护理诊断
基于护理评估结果,姜片虫病患者常见护理诊断如下: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成虫吸附肠黏膜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长期腹泻及食欲减退有关;
2.急性疼痛(腹痛)——与虫体吸附引起肠黏膜炎症、溃疡及局部痉挛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肠梗阻、消化道出血——与大量虫体聚集成团或肠黏膜溃疡加深有关;
4.知识缺乏(特定疾病知识)——缺乏姜片虫病传播途径、治疗配合及预防措施的相关知识;
5.焦虑——与症状反复、担心预后及经济负担有关(多见于重症或儿童患者家属)。
五、护理目标
针对上述护理诊断,制定以下护理目标:
1.患者2周内营养指标(血红蛋白≥100g/L、血清白蛋白≥35g/L)逐步改善,体重稳定或回升;
2.3日内腹痛症状缓解(疼痛评分≤3分,NRS评分法),无因疼痛影响进食或睡眠;
3.住院期间未发生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或并发症早期识别并干预;
4.患者及家属1周内掌握姜片虫病传播途径、饮食卫生要点及驱虫治疗配合方法;
5.患者焦虑情绪缓解(SAS评分下降≥10分),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六、核心护理措施
核心护理措施需围绕目标精准实施,涵盖饮食、用药、症状管理、心理支持及健康宣教等多维度。
(一)饮食护理
针对营养失调,需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急性期(腹痛、腹泻明显时)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藕粉、烂面条),避免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如冷饮、辣椒、油炸食品);缓解期逐步过渡至软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豆腐)及含铁丰富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同时补充维生素(新鲜果蔬泥或汁,避免粗纤维刺激肠道)。需特别强调:所有食物需彻底加热,禁止食用生的或未洗净的水生植物,水果需去皮后食用。对严重营养不良或进食困难者,遵医嘱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如短肽型营养粉)或静脉营养支持(如氨基酸、脂肪乳)。
(二)用药护理
驱虫治疗是关键,常用药物为吡喹酮(剂量1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