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护理查房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演讲人
前言
作为血液科的护理人员,我始终记得带教老师说过一句话:“血液病患者的护理,既要盯着检验单上的数字变化,更要贴着患者的心去感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种因体内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的获得性溶血性疾病。这类患者常常因反复贫血、黄疸、乏力就诊,病情易波动,治疗周期长,护理工作不仅要关注溶血指标的动态变化,更要兼顾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今天的护理查房,我们以本科室近期收治的一位AIHA患者为例,从病例回顾到护理全程梳理,既是对临床实践的总结,也是一次团队学习的机会。查房前,我翻看着患者的病历本,首页“张XX,女,58岁”几个字被我反复摩挲——这是我管床的第17天,从她入院时面色蜡黄、走两步就喘,到现在能在病房走廊慢慢散步,每一点变化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护理AIHA患者,是一场与“溶血”的拉锯战,更是一场与“人心”的温暖对话。
病例介绍
张阿姨是在近日由门诊收入院的。初次见面时,她扶着老伴的胳膊,脚步虚浮,嘴唇泛着不自然的苍白,巩膜却微微发黄。“护士,我这半个月特别累,早上起来眼白都是黄的,尿也像浓茶……”她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努力保持着平和。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未重视;近半月症状加重,伴活动后心悸、头晕,尿色加深如茶色,无发热、腰痛。外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62g/L(正常115-150g/L),网织红细胞比例12%(正常0.5%-1.5%);总胆红素38μmol/L(正常3.4-17.1μmol/L),间接胆红素29μmol/L(正常1.7-10.2μmol/L);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诊断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予泼尼松60mg/d口服,症状稍缓解但未完全控制,近日因受凉后乏力加重再次就诊,门诊以“AIHA”收入我科。
病例介绍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3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
辅助检查(入院后):-血常规:Hb58g/L,红细胞(RBC)2.1×10¹²/L,网织红细胞15%;-生化:总胆红素45μmol/L,间接胆红素35μmol/L,乳酸脱氢酶(LDH)520U/L(正常120-250U/L);-抗人球蛋白试验:IgG阳性,C3阴性;-腹部B超:肝脾轻度肿大;-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05次/分)。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一级护理,间断低流量吸氧(2L/min);甲泼尼龙40mg/d静脉滴注(逐步过渡口服激素);补充叶酸(10mgtid)促进红细胞生成;输注去白红细胞2U(输注过程无不良反应);完善感染指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排除继发性因素(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
护理评估
对张阿姨的护理评估,我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展开,这是血液科护理的基本逻辑——患者不是检验单上的数字,而是有感受、有需求的个体。
1.健康史评估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到张阿姨退休前是小学教师,性格开朗,平时喜欢跳广场舞,但近半年因身体不适逐渐减少社交。此次发病前曾因“感冒”自行服用过布洛芬(可能是溶血加重的诱因之一),无家族性溶血性疾病史。
2.身体状况评估-生命体征:体温36.8℃,脉搏102次/分(稍快,与贫血缺氧有关),呼吸20次/分,血压120/75mmHg;-全身情况:皮肤黏膜苍白(以甲床、睑结膜为著),巩膜轻度黄染,皮肤无出血点或瘀斑;-专科体征:肝肋下1cm,脾肋下2cm,质软无压痛(溶血导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偿性增生);-活动能力:床上翻身可独立完成,坐起时需搀扶,行走50米即感心悸、气短(NYHA心功能Ⅱ级)。
3.心理社会评估入院初期,张阿姨多次问我:“这病能治好吗?激素要吃多久?会不会变成白血病?”她的手总不自觉地攥着被角,老伴在一旁欲言又止——我知道,这对退休老夫妻正承受着疾病带来的双重压力:一是身体的痛苦,二是对未知的恐惧。通过后续沟通了解到,他们唯一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平时主要靠老两口互相照顾,经济来源为退休工资,对治疗费用虽有担忧但表示“能负担”。
4.治疗反应评估入院第3天复查Hb72g/L,网织红细胞12%,LDH450U/L,提示溶血有所控制;但张阿姨诉“胃有点胀,嘴里没味道”,考虑与激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有关;睡眠质量一般(每晚5-6小时),自述“一闭眼就担心病情反复”。
护理评估
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整理出以下5项主要护理诊断(按优先顺序排列):
1.活动无耐力与红细胞破坏增加、血红蛋白降低导致组织缺氧有关依据:患者Hb58g/L(重度贫血),活动后心悸、气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