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
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
——《经典常谈·序》
经典常谈
朱自清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著名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学者、民主战士。
·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学术论著有
《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
作者介绍
朱自清
1898-1948
作品简介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
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诗文的情况,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创作背景
我国旧式的读经训练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影响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继承。新式教育的兴起,扭转了这一局面,同时也规定了初、高中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培养“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等要求。但当时,我国的经典,大部分还未经过现代意义上的整理,一般人往往敬而远之。同时,给这类经典分段、标点、注释,用白话文翻译等工作都还没有深入、具体
地做。
1937年10月,教育家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他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他希望读者能把这部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读目录,整体感知
小学《说文解字》第一文字的起源、发展、意义、类型、书体
《周易》第二来源、八卦的演变和基本内容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尚书》第三内容、古今之争、真伪之变
五经《诗经》第四来源、内容、演变、《诗经》六义
“三礼”第五礼的来源、意义、三礼的产生与发展
《春秋》三传第六三传的产生、内容、作用、区别与联系
四书“四书”第七四书的来源、内容、作用、排序及原因、价值
厂《战国策》第八产生的原因、内容、意义
文书L《史记》《汉书》第九作者经历、内容、意义
子诸子第十一诸子百家产生的原因,儒家、墨家、道家、
辞赋第十一法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观点、意义集诗第十二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特点
文第十三
姓名:仓颉
职业:史官
造字缘由:秦以前,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异,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
造字方法:看到地上的兽蹄鸟爪的痕迹。
字书:《史籀篇》周宣王时期
《仓颉篇》秦·李斯
解读经典,梳理要点——《说文解字》
《急就篇》西汉史游
仓颉造字
解读经典,梳理要点——《说文解字》
六书:造字用字的六个条例。
象形:象物形的大概日D火
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无形的事类一△
造字法个:字。,采
声,一:成,符但,。水胃渭
转注: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用字法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
假借:语言里有很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声是音标
是一个字是
是
个
个字是声
两个字合
形
形
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积成的
会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
这
会
六书
解读经典,梳理要点——《说文解字》
字体演变:秦以后字体开始演变。
演变原因:主因是应用,方向是简易。
演变过程:
甲骨文:商人钻灼甲骨,以卜吉凶,卜完了
就在上面刻字记录,这称为甲骨文。
金文:先在模子上刻字,再倒铜。
小篆:识字是教育的初步,秦
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
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多,书记虽遵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率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
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
草书:汉初还有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这种草书各字分开,还带着挑笔,称为“章草”
魏晋之际改挑笔为敛笔,字字连书,
以一行或一节为单位,称为“今草”。
解读经典,梳理要点——《说文解字》
逵致靜寜
。
解读经典,梳理要点——《说文解字》
楷书:魏晋之际,隶书去了挑笔变为
“正书”;正书本是扁方的,到陈隋时
渐渐变方了,到唐代又渐渐变长了。
行书:正书简化,便成行书,起于晋代。
正书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审计与合规性检查报告.docx VIP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pptx VIP
- 2024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件.ppt VIP
- 路面硬化项目图纸施工图.pdf VIP
- YS_T 582-2023《电池级碳酸锂》.pdf VIP
- DB3607_T 006-2022 设施芦笋富硒营养强化技术规程.docx VIP
- HJ 479-2009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pdf VIP
-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ppt VIP
-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级)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骨质疏松健康宣教ppt(完整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