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4T 029-2000 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规程.docxVIP

DB1304T 029-2000 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05DB

邯郸市地方标准

DB1304/T029——2000

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规程

2000-呼-20发布2000-10-10实施

邯郸市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邯郸市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馆陶县技术监督局和馆陶县蔬菜局联合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宗平颜金龙

刘佰海陈全兴

徐祥海

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规程DB1304/TO29-20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的基本要求,制堆、翻堆及成熟培养料的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备。

2基本要求

双孢蘑菇的主要原料是麦秸、粪肥和辅助原料。按栽培100平方米计算,需要新鲜、干净、无杂质、

无霉烂的麦秸1250-1500kg,需要无泥土、杂质少的干粪(牛、马、驴、骡、羊、鸡粪)400-600kg,辅助原料:尿素10-15kg、过磷酸钙30kg、石膏粉25kg、生石灰粉25kg、碳酸氢铵25kg.饼肥25kg、碳酸钙

12.5-20kg。质量要求:培养料堆制前C:N30-35:1,

以33:1最佳,发酵完成后,C:N16-21:1,以17:1最佳,PH值7.2-8.0,培养料的PH值用石灰粉、石膏粉、碳酸钙进行调节,同时给予钙素的补充。发酵好了的培养料即成熟培养料,颜色为茶褐色,麦秸柔软

1

DB1304/TO29-2000

易拉动,并且有清香味。

3制堆

3.1建堆时间和地点选择

建堆时间为8月1日-10日,选择地势平坦、下雨不积水、周围无污染源、用水方便、便于向棚内进料的地方。

3.2预湿

在建堆前2-3天,将麦秸浸水,使其充分吸湿后捞出,逐层均匀撒上1.5%的石灰粉,再堆成一个长方形的大堆,堆高一般不超过1.5m,宽度2.5m,长度不限,并逐层踏实,将碎麦秸撒在堆顶上。同时,将粪肥预湿

3.3建堆

先在堆料场上辅一层湿好的麦秸,厚度为20

-30cm,宽1.80-2.00m,长度视料的多少而定,然后在麦秸上撒一层粪肥,按照一层麦秸一层粪肥的顺序堆10-12层,高度1.30-1.50m,顶部成弓形。建堆

2

DB1304/TO29-2000

从第二层开始,适量加水,加水程度为堆好料后,底部有少量水流出为宜,每层都要踏实。

4翻堆

4.1第一次翻堆: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翻堆时将顶层的粪肥先扒到一边,将上层的麦秸抖松铺在新的堆里,厚15cm,宽1.80m,按原建堆方法分层堆制起来,第二层后,还要加水,并在每层麦秸上撒上尿素,将麦秸料的上下、里外对调好,将扒在一边的顶层粪料分层撒在中间几层,堆好后的高度1

.3-1.4米。

4.2第二次翻堆:第一次翻堆后六天进行,具体方法与第一次一样,宽度要缩小10cm,并在每层撒上磷肥、饼肥和碳酸铵,堆高1.3米。饼肥需先粉碎预湿发酵处理。

4.3第三次翻堆:第二次翻堆后5至6天进行,这次不再分层,把培养料混合翻均匀,做到上下、里外对调位置,并均匀撒上石膏粉,堆的宽度为1:6米,

3

DB1304/TO29-2000

高度1.2米。

4.4第四次翻堆:第三次翻堆后5天进行,方法同第三次翻堆,均匀加入碳酸钙,并用石灰粉调节PH在7.2-8.0,水份控制在60-70%,外观特征判断指标,本次翻堆后四天后发酵结束,即可进床。

4.5辅助措施:如果培养料经过四次翻堆后还未完全发酵好,就进行第五次翻堆或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的方法是将培养料进棚后建成长堆,密封菇棚,使料温在50-55℃的情况下保持3夭,然后通风降温,再将培养料摊上床。

4.6每次翻堆后,要在堆顶上覆盖草帘,雨天盖上塑料布,防止料堆直接日晒和雨淋,尤其是第二次翻堆后,更不能被雨淋。但雨后要及时揭去塑料布,以防通透性太差造成高温,从而影响培养料质

量。

4

文档评论(0)

与您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