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医常用检查项目解析
在传统医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中医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诊断体系。与现代医学依赖仪器设备的检查方式不同,中医的“检查”更侧重于医生通过感官与患者的互动,以及对人体生命现象的整体观察与综合分析,旨在把握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这些检查项目,我们通常概括为“四诊”,即望、闻、问、切。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印证、有机结合的整体。
一、望诊:察其外而知其内
望诊,顾名思义,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以推断病情的方法。这是中医诊断中获取信息最为直观的第一步。
望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望神主要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意识活动、面色眼神等。目光炯炯、神志清楚、反应灵敏者,多为有神,提示正气尚足;若目光晦暗、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则可能为失神,提示病情较重。
望面色
面部的色泽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中医理论中,面色有青、赤、黄、白、黑五种基本色泽,分别对应不同的病证。例如,面色红润有光泽为正常;面色苍白多与气血不足或寒证相关;而面色发黄,尤其是鲜明如橘子色或晦暗如烟熏色,常提示肝胆或脾胃功能失调。
望形态
即观察患者的体型、体态、动态。体型肥胖者多偏痰湿,体型消瘦者多偏阴虚或气弱。行走姿态、坐卧姿势等亦能反映病情,如半身不遂、行走不稳等。
望舌
舌诊是望诊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被誉为“中医的胃镜”。医生主要观察舌质(舌的本体)和舌苔(舌面上的覆盖物)。
*舌质:包括舌色(淡白、淡红、红、绛、紫)、舌形(胖大、瘦薄、齿痕、裂纹等)、舌态(强硬、痿软、颤动、歪斜等)。舌质淡白可能为气血两虚,舌红可能为热证,舌体胖大伴齿痕多为脾虚湿盛。
*舌苔:包括苔色(白、黄、灰、黑)和苔质(厚薄、润燥、腻腐、剥落等)。薄白苔为正常或表证初起;黄苔多主热证;腻苔多提示湿浊或食积;舌苔干燥提示津液亏损。
望排出物
包括痰液、呕吐物、二便等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对判断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闻诊:听声嗅气辨病邪
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和嗅其气味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听声音
*语声:语声高亢洪亮者多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无力者多属虚证、寒证。言语错乱、狂躁妄言或喃喃自语均提示心神失常。
*呼吸:呼吸急促、粗重多为实证、热证;呼吸微弱、表浅多为虚证。喘息、咳嗽的声音特点也有助于判断病位与病性。
*咳嗽、呕吐、呃逆、嗳气:这些声音的强弱、频率、有无酸腐气味等,都能为诊断提供线索。
嗅气味
*口气:口气酸腐多为食积;口气臭秽多为胃热或口腔疾患;口气腥臭可能与肺热或肺痈有关。
*分泌物与排泄物:如痰液、脓液、大小便、带下等异常气味,多提示有热证或湿浊。一般而言,气味浓重者多属实证、热证;气味清淡者多属虚证、寒证。
三、问诊:细问病情探根由
问诊是通过详细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以及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等,从而获取病情资料的方法。问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素有“问而知之谓之工”的说法。
问寒热
恶寒(怕冷加衣被不减)与发热的有无、轻重、持续时间及相互关系,是判断疾病性质和病位的重要依据。如恶寒发热并见多为表证;但热不寒多为里热证;但寒不热多为里寒证。
问汗
询问有无汗出、汗出的时间、部位、性质、量的多少。如自汗(白天不活动也汗出)多为气虚;盗汗(夜间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多为阴虚。
问头身
询问头部和肢体的疼痛、眩晕、麻木、沉重等不适。头痛的部位、性质,身痛的部位、特点,均有助于定位和定性诊断。
问二便
询问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气味、排便感(如有无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小便的次数、颜色、量、排尿感(如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等)。二便情况直接反映脾胃、大小肠、膀胱等脏腑的功能状态。
问饮食口味
询问食欲、食量、口渴与否、饮水多少,以及口中异常味觉(如苦、甜、酸、咸、淡、涩等)和气味。食欲不振多为脾胃虚弱;消谷善饥(吃得多饿得快)多为胃热;口苦多与肝胆火旺有关。
问胸腹
询问胸、胁、脘、腹等部位的有无胀满、疼痛、痞闷、喜按或拒按等感觉。
问耳目
询问听力、视力有无异常,有无耳鸣、耳聋、目眩、目痛、目痒等症状。
问睡眠
询问睡眠的多少、深浅,有无失眠、多梦、易醒、嗜睡等情况。失眠多梦多与心神不宁有关;嗜睡多提示阳气虚衰或痰湿内盛。
问经带(女性)
对女性患者,需询问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有无痛经、闭经,以及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等变化。
四、切诊:按脉触肤知盛衰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脉诊(切脉)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特色方法,通过触摸腕部桡动脉的搏动,来体察脉象的变化,从而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