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24年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VIP

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24年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临猗县临晋中学2024年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使中国蒙受屈辱 B.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

C.激发了救亡意识 D.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古代的治世或盛世通常以皇帝年号命名,下列概念不符合这一规则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3.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

A.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

B.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4.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据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材料表明

A.美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B.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较高

C.美国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美国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高

5.下表是不同文献对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长安地区物资严重缺乏 B.江淮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扬州成为最富庶的城市 D.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6.如图所示现象在明代大量出现,该图反映出明代

“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

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

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 B.重农政策进一步的细化

C.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 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

7.抗战期间,存在着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向乡村的文化转移,大批城市知识青年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来到乡村,为面向农民的大规模民族主义宣传提供了条件。这表明

A.中国文化重心已转移到乡村

B.农村文化的重塑推动了民族解放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蓬勃开展

D.中共已经取得抗战文化的领导权

8.章太炎认为,“民不知变,而欲其速化,必合中西之言以喻之”“故合中西之言以喻民,斯犹磁石引铁,与树之相近而靡也”。这一言论

A.弥合了革新与守旧之间的分歧 B.旨在减轻国人对西学的敌对情绪

C.并未跳出传统夷夏之辨的视野 D.扭转了社会大众故步自封的习气

9.有人说:“从政治文化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假如这场革命能象那样,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的话,中国就不必承受此后长期内乱的痛苦”。假如这一观点成立的话,空格内应该填入最典型、确切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十月革命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

10.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

A.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B.促使光绪帝效仿法国大革命

C.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D.阐述立宪是世界潮流所向

11.“中国有中国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是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皇天震怒,命我天王肃将天威,创建义旗……特诏四方英俊,速拜上帝……兴复久沦之境土,顶起上帝之纲常……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悬之苦。”以上材料意在

A.借鉴西方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B.学习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C.借用西方宗教宣传反清思想 D.满足农民愿望实现土地均分

12.朱熹认为:“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主张:“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据此可知,二者

A.都主张加强自身修养 B.都强调经世致用

C.求理途径上相互矛盾 D.都提倡“灭人欲”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服饰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材料一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

文档评论(0)

132****8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