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踌躇满志的苏轼豪放不羁的苏轼旷达自信的苏轼豁达乐观的苏轼在你心中苏轼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首著名的悼念亡妻王弗的词《江城子》,来了解和我们印象中不一样的苏轼,体会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多情!课堂导入
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文)辛弃疾苏辛(豪放词)黄庭坚米芾蔡襄苏黄米蔡(书法)三苏欧阳修欧苏(散文)黄庭坚苏黄(诗歌)(1037---1101),字子瞻,号,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和。代表人物。“东坡居士”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诗人散文家苏轼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苏轼
作者简介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lěi)、晁(cháo)补之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并称“宋四家”,有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绘画: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水利:杭州“苏堤”服饰:发明东坡帽(又称“东坡笠”)美食: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探究新知知人论事
苏轼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把握《江城子》悼亡诗的相关内容。鉴赏《江城子》虚实结合、以景结情等艺术手法。感受苏轼对妻子诚笃的感情和身世沧桑之感。学习目标
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知州时悼念妻子王弗的作品。王弗去世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生死相隔,深情难忘。这首悼亡词一开篇便抒发作者对妻子诚笃的感情。生死,是一种隔;妻子葬于千里外的故乡,是一种隔;岁月沧桑,即使相逢也认不出,又是一种隔;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从谈起,还是一种隔。在对梦境的淡淡追述中,将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写得极为沉痛。诵读这首词,留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注释1缘由学习提示题材情感对照课本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成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鸣。两人成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王弗便陪伴在侧;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世等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嘱咐,二人情深意笃……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1065年)就去世了。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但苏轼对亡妻依旧地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便写下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此时诗人三十九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背景介绍
西晋文学家潘安,美姿容。据说驾车走在路上,女人们无不为之倾倒,“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掷果盈车。但是,他和妻子情深意笃。二十四岁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安悲痛至极,为她服丧一年,期满赴任作《悼亡诗三首》。“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抚衿长叹,徘徊墓前,不忍离去,最后“挥涕强就车”,“路极悲有余”。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广泛流传。此后,《悼亡诗》便成为丈夫哀悼亡妻的专用诗题。悼亡诗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后题材扩大,现在广义的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岳、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最有名的悼亡诗离思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见过汹涌的大海,他方的水不值一提;除却巫山彩云,别处的云就相形失色。经过花丛,懒得回头一看,半是因为修道,半是因为想你。探究新知文体知识
解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牌名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此时苏轼任密州知州,年近四十。点明写作时间梦见爱妻王氏,写下悼亡词。交代写作缘由。mǎo探究新知知人论事
整体感知,理解诗意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你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向你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四处奔波,我早已灰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