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二甲苯理化特性及安全防护指南
二甲苯作为一种重要的芳香烃类有机化合物,在化工、制药、印刷、涂料等众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成为生产中的关键原料,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深入了解二甲苯的特性,掌握科学的安全防护知识,对于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生产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二甲苯的理化特性入手,详细阐述其健康危害,并系统介绍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处置方法。
一、二甲苯的理化特性
二甲苯(Xylene),化学式为C8H10,是苯环上两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的芳香烃类化合物。它通常以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即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其中间二甲苯含量最高,三者在物理性质上略有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这一特性使其在泄漏时较易被察觉。
沸点与熔点:其沸点范围通常在137℃至140℃之间,熔点则因异构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大致在-47.9℃至13.2℃范围内。这种相对较低的沸点意味着在常温下易挥发,形成蒸气。
密度与溶解性:二甲苯的密度比水小,约为0.86-0.88g/cm3,因此若发生泄漏,其液体将漂浮于水面。它不溶于水,但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这一特性使其在工业溶剂应用中颇为广泛,但也增加了其在环境中扩散和处理的复杂性。
燃爆特性:二甲苯属于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闪点较低,通常在25℃左右(闭杯),爆炸极限范围一般在1.0%-7.0%(体积分数)。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这一点在火灾防范中需特别注意。
二、健康危害与毒理学特性
二甲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通过吸入其蒸气、皮肤接触以及误食等途径。了解其毒理学特性是制定有效防护措施的基础。
侵入途径:
1.吸入:这是职业接触中最主要的途径。二甲苯蒸气经呼吸道吸入后,可迅速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2.皮肤接触:液体二甲苯可经皮肤吸收,尤其是在皮肤有破损或长时间、大面积接触时,吸收量会显著增加。
3.食入:虽然职业环境中食入较为罕见,但仍需警惕因污染手部而间接入口的可能。
健康危害:
1.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二甲苯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出现躁动、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出现眼结膜充血、流泪、咽痛、咳嗽等症状。
2.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二甲苯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对造血系统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少数接触者出现白细胞减少。皮肤长期接触可导致干燥、皲裂、皮炎。
毒性:二甲苯属低毒类物质,但具有强刺激性和麻醉作用。其毒性大小与异构体结构有关,一般认为间二甲苯毒性略大于邻、对二甲苯,但差异不大。
三、个体防护措施
为有效预防二甲苯对人体的危害,必须采取全面的个体防护措施,重点关注呼吸、皮肤和眼睛的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二甲苯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选择合适型号的滤毒盒(如A型或AX型),确保其对有机蒸气的防护效能。在高浓度环境或缺氧环境下,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防护用品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眼睛防护:
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止液体溅入眼内或高浓度蒸气对眼睛的刺激。在可能发生喷溅的操作环节,应配备防护面罩。
皮肤防护:
穿戴相应的防护服,如防化服或耐腐蚀的长袖工作服、长裤,以减少皮肤直接接触的机会。戴耐油橡胶手套,手套应选择合适的尺寸,确保贴合且无破损。工作结束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暴露的皮肤。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应设置淋浴和洗眼设备。操作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禁止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不应饮酒,因酒精可增强二甲苯的毒性作用。
四、急救措施
一旦发生二甲苯暴露事故,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减轻伤害。
吸入:
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呼吸困难,给予吸氧;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污染皮肤至少15分钟。若有皮肤刺激或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但对昏迷患者禁止催吐)。就医,切勿自行服药。
五、安全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
安全操作和规范储存是预防二甲苯事故的重要环节,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安全操作:
1.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场所应设置有效的局部排风或全面通风装置,确保工作场所空气中二甲苯浓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