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前导入(1分钟);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
题目解析;作者及作品简介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
隐居。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
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
家。
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梁武帝萧衍早年与弘
景交往甚密,后来武帝欲聘弘
景入朝为官,弘景婉拒,但国家遇有大事,武帝
无不派人前往咨询,因此人称“山中宰相”。后卒
谥贞白先生,有《陶隐居集》。;
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政
局动荡,矛盾尖锐,不
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
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
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
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
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
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
回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文辞清丽,是六朝山水小
品的名作。;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积累文言重要字词。(重点)
2.翻译全文,疏通文意。(重点)
3.学习文章的写景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自学指导一(2分钟)
结合课本注释,解释红色、蓝色词语,并正确翻译全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学检测一(6分钟)
解释下列红色蓝色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学指导二(2分钟)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其中“____”字点明全文中心,写出了景物的共同特点。
2.作者描绘他的隐居之地时,写了哪些静态景物和动态景物?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色的?
(提示:从视线、色彩、动静等角度展开,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
3.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
体现了作???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检测二(5分钟)
1.本文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字点明全文中心,写出了景物的共同特点。
2.作者描绘他的隐居之地时,写了哪些静态景物和动态景物?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景色的?
静态景物
动态景物;3.文中哪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志趣。
;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令人神往的大自然的山川之美的?;高峰入云;;3.动静相衬之美;课堂小结(1分钟);当堂训练(13分钟)
1.下列加红色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
C.四时俱备(时间)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自康乐以来,(自从)猿鸟乱鸣(此起彼伏);2.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3.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选做题)《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①所写景物特征:山水相映之美,峰高水清,相映成趣;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晨昏变化之美,四时、早晚各不相同。
②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
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了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之情;
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
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得意,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板书设计
答谢中书书
统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多种视角——
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宿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GBT 35694-2017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pdf
- DB41T 2312-20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pdf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胃肠道肿瘤的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pdf VIP
- 《道路深层病害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规范》DB41 T2525-2023.doc VIP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pdf
- 2021届广东省华师附属高级中学(广州总校)三下学期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无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