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护理》ppt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疟疾

010203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及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本病。居寄生虫病之最。临床表现以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后缓解为特征,可有脾大与贫血。预后:一般预后良好,有凶险发作或有并发者预后差。脑型疟病情险恶,病死率高。概述

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01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02

当前我国疟疾疫情形势全国疟疾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省疫情发展趋势不一。2008年全国报告疟疾26478例,除青海省外各省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集中在云南、安徽、河南、海南、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8省,占全国报告病例数的82.3%,其中恶性疟报告1015例,云南省最多为672例(66.2%),其次为江苏(59例)和四川(42例)。境外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

01﹡间日疟﹡三日疟02﹡恶性疟﹡卵型疟03以间日疟原虫在我国最为常见04四种疟原虫生活史相似,包括在人体内和在蚊体内两个阶段。人疟原虫虫种病原学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蚊虫为媒介传染病红细胞外期不出现症状红细胞内期引起疟疾症状,发作周期和红细胞内期成熟的裂殖体疟原虫胀破红细胞的时间完全一致。010302发病机理

疟原虫生活史潜伏期:感染疟原虫至临床症状首次出现的时间0403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发育的时期孢子增殖期: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的时期0102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期发病机理

人体内按蚊体内48小时

21疟原虫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时间间日疟8天48小时卵形疟9天48小时虫种肝细胞内红细胞内三日疟11天72小时恶性疟6天36~48小时4365病原学

疟原虫环状体或裂殖子

疟原虫星月形配子体

(一)流行病学资料CompanyLogo传染源:现症病人及无症状带虫者。01传播途径:含有孢子的蚊虫叮咬传播。02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03流行特征:夏秋季发病较多,我国以间日疟为主。04

原因:(a)直接破坏;恶性疟原虫可侵犯任何年龄的红细胞。脾功能亢进;骨髓中红细胞生成障碍;123654脾肿大原因:充血、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反复感染引起纤维组织增生。贫血免疫病理损害。恶性疟致贫血最严重。

多发生于无免疫力的人群,多见于恶性疟,间日疟也可引起01微血管病变(红细胞粘连成团,粘附于微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局部的病理反应,堵塞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微血管),细胞破坏后释放的代谢产物及细胞因子均有重要的病理意义。02(8)凶险型疟疾

1临床表现典型发作(间歇期感乏力,头晕)2(10分钟-2小时)寒战3发热(2-6小时)4出汗、退热(1-2小时)58小时6(40小时)间歇

因疟疾引起的儿童脾肿大

因疟疾引起的儿童脾肿大

因疟疾引起的儿童脾肿大”

凶险发作脑型疟疾:最严重。多见于恶性疟,间日疟也可引起。主要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谵妄,迅速昏迷、抽搐。严重者因脑水肿呼吸衰竭而死亡。超高热型:厥冷型:胃肠型:

特殊类型疟疾01婴幼儿疟疾:因体温中枢调节功能不健全,发热不规则,伴呕吐、腹泻,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样表现;脾肿大及贫血明显,死亡率高。02输血后疟疾:多发生在输血后7~10天,临床表现同典型发作,无复发。03

A、黑尿热急起寒战高热、腰痛、恶心、呕吐、酱油样小便。患者有进行性贫血、黄疸,严重者发生急性肾衰。原因:过敏性体质;RBC缺乏G6PD;疟原虫毒素或奎宁与伯氨喹等药物诱导,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010302(4)并发症

01疟疾反复发作,未得到有效治疗。表现为水肿、少尿,血压升高。尿中蛋白+,红细胞+;抗虫治疗有效。急性肾炎02进行性蛋白尿、贫血和水肿。Ⅲ型变态反应,抗虫治疗无效。肾病综合征

(四)辅助检查CompanyLogo血常规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正常或减少,但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疟原虫检查血液涂片:查到疟原虫是确诊的最可靠依据骨髓穿刺涂片:阳性率高于外周血液涂片。免疫学检查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流行病学检查。

诊断24流行病学史镜检出疟原虫临床症状

一种控制症状的药(氯喹)凶险型疟疾的抗疟治疗:对症治疗+联合用药一种控制复发的药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