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以《故都的秋》为例掌握散文全部考点
1.【分析景物特点】请概括《故都的秋》中描写的秋景具有哪些特点?
①清寂萧瑟:文中描写的秋景处处透着清冷与寂静。如“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破壁、静对的姿态,勾勒出环境的破败与安静;还有“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落蕊无声铺满地面,更添秋的寂寥。
②淡雅质朴:秋景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多是朴素自然的模样。像“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蓝天、驯鸽飞声,简单的元素组合,却尽显秋的淡雅;还有普通人家院子里的秋草、牵牛花,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质朴景物。
③深沉厚重:故都的秋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与作者的深沉情感。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在繁华皇城背景下的破屋、浓茶,让秋景多了份历史的沉淀与人生的厚重。
④充满生机却又暗含凋零:秋景中既有鲜活的生命迹象,又藏着凋零的趋势。“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秋蝉的啼唱是生命的声音,但“衰弱的残声”又暗示着生命即将走向尽头,体现出秋的独特韵味。
2.【分析作者情感】作者在《故都的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①对故都秋的喜爱与眷恋:作者开篇便直言“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直接抒发对北国之秋的偏爱。文中更是不惜笔墨描写故都秋的各种景象,从清晨的天色到深夜的秋雨,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故都秋的深深喜爱与眷恋。
②内心的孤独与落寞:在描写秋景的清寂时,也融入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独自居住、在人群中迷茫,都体现出作者的孤独与落寞,而故都的秋的清寂与这种心境相契合。
③对生命、时光的感慨:秋往往与生命的凋零、时光的流逝相关联。文中对秋蝉残声、落蕊等的描写,暗含着作者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作者对故都秋的珍视,也侧面体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④淡淡的忧思与感伤:“悲凉”是作者赋予故都秋的重要特质,这背后也藏着作者淡淡的忧思与感伤。这种情感既与故都秋的清寂氛围有关,也可能与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关,使得文章的情感基调多了一份深沉的感伤。
3.【分析表现手法】《故都的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对比
①南北秋景对比:作者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突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偏爱。
②秋景的动静对比:文中既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样动态的描写,也有“落蕊铺地”“破壁腰中静对的牵牛花”等静态的刻画。动静结合,让故都的秋景更具层次感,既展现出秋的宁静,又不失生机,更能体现秋的独特韵味。
(2)情景交融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如“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在描写秋雨、雨后闲人的场景时,将自己对故都秋的喜爱、对这种闲适氛围的享受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感受秋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3)白描
作者运用白描手法,简洁朴素地勾勒故都秋景。“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没有华丽的辞藻,只用简单的笔墨描绘出天色、驯鸽飞声、日光、牵牛花等景象,却精准地传达出故都秋的清、静,让秋景真实可感。
(4)引用
文中引用了古典诗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等。这些引用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还与作者描写的故都秋景相呼应,进一步烘托出故都秋的“悲凉”氛围,也让作者对秋的情感表达更具深度和感染力。
4.【分析结构特点】《故都的秋》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南昌市2025-2026学年高三九月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资料《孟子三章》.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44组)《老子》四章.docx
- 2025年九年级语文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鉴赏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上海市华师大二附中9月学情检测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指导之记叙性文章如何分析并归纳文章主旨.docx
- 2026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运用;标点符号的作用和效果.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A组合小卷02:信息类文本+小说+现代诗歌.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个人如何做好 “现代君子” (审题+解题+范文).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思维训练:选择题审题立意训练(二)含答案.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731》的“小细节”与“大情感”.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电影《731》经典台词20句+适用主题+运用示例+三个主题示范写作片段.docx
- 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x
- 江苏省苏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期初阳光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江西省“红色十校”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