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教师版).docxVIP

前黄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月学情检测语文试题(教师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5月学情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2017、5)

一、语言知识和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的。富于暗示而不是,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时的风格。

A.真切无垠一泻无余 B.真切无限条理清晰

C.明晰无垠条理清晰 D.明晰无限一泻无余

1。D(A明晰,清楚、不模糊;真切,清晰确实,真实确切;两者强调的重点不一样,后者更突出真实性。无限,没有穷尽,没有限量;无垠,没有边际。一泻无余,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条理清晰,指思想、语言、文字层次清楚不杂乱,生活、工作的有秩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资深专家认为,教育的真谛和目标,应当是帮助人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进而自我发现,并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高考也不应当例外.

B。我们应该学会理智地驾驭财富,学会在财富面前超越财富,注重充盈我们的内心世界,并不断在见识上提升自己,突破自我生命的上限,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超越。

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以其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情节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文字,常常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令人惊叹不已。

D.中信证券表示,公司有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有关问题,他们的调查工作尚在进行之中,公司将予以积极配合。

2。B。(A项,语序不当。应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进而自我实现;C项,搭配不当,将“情节和“文字”调换位置;D项,表意不明。“他们”。)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首先,儒家所宣扬的“礼”究竟是不是“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________。

①这一点,从西汉大儒扬雄指斥“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的社会为“法无限”的混乱世界,更能得到说明。

②因为人格的平等不仅立基于道德的平等,而且立基于权利的平等,特别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平等。

③其实,儒家虽然承认所有的人在追求道德上是平等的,但却否认人格的平等。

④秋风先生引述的《礼记·曲礼》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一语,实际上并不能证明“儒家坚持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⑤恰恰相反,“虽……而况”云云,正表明儒家坚持“负贩的平民百姓虽然也有一定的尊严,但并没有“富贵”者拥有的全部尊严。

⑥而儒家恰恰坚持人的社会等级性,坚决反对不同等级的人可以有平等的权利。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⑥②①④⑤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①③②⑥

3。A(③中的“其实”,直接承接上面的问题,应作第一句;②⑥用“因为交代上文结论的原因;④⑤举例反驳前文观点;①注意“这一点”和“更能得到说明”一语,宜作尾句。)

4.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

A.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

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

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

4.A

5.张爱玲在《论写作》中有下面一段话,选出最符合作者想法的一项()

年纪轻的时候,倒是敢说话,可是没有人理睬他.到了中年,在社会上有了地位,说出话来有相当分量,谁都乐意听他的,可是正在努力的学做人,一味的唯唯否否,出言吐语,切忌生冷,总拣那烂熟的,人云亦云.等到年纪大了,退休之后,比较不负责任,可以言论自由了,不幸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听得人不耐烦,任是入情入理的话,也当作耳边风。这是人生一大悲剧.

A.年轻人与老年人都较敢表达意见,但也不耐听他人意见

B.说话者地位越高、年龄越长,越能得到听众喜爱与信任

C.中年人处世多权衡利害轻重,常不愿说出与众不同之论

D.“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差距,形成“人生一大悲剧”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解答时,可以采用排除法,A项“老年人敢于表达意见”错误,原文是老年人总是唠叨的居多;B项“年龄越长,越能得到听众喜爱与信任错误,老年人的话人们不喜欢听;D项“‘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差距”,原文内容没有涉及。排除这三项,即可选C项。

二、文言文

文档评论(0)

155****3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起交流学习一起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