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术后的护理查房.pptxVIP

气管插管术后的护理查房.ppt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管插管术后的护理查房

演讲人

气管插管术后的护理查房

01

清晨的阳光透过病房的百叶窗斜斜洒在监护仪的屏幕上,我戴着蓝色口罩,手里攥着护理查房记录本,站在2床的床头。这是一位因重症肺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导管从口腔延伸出来,连接着呼吸机的螺纹管,发出规律的”呼呼”声。这样的场景在ICU再寻常不过,但每一次护理查房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气管插管是患者的”生命通道”,而我们护士,就是这条通道最忠实的守护者。今天的查房,我想带着护理小组的姐妹们,把气管插管术后护理的每个细节都抠透。

气管插管术后的护理查房

前言

02

前言

气管插管是重症医学科(ICU)最常用的急救技术之一,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意识障碍或气道保护能力丧失时,通过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能快速改善通气、清除气道分泌物,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但这根直径不过1厘米的导管,却像把”双刃剑”——它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会因机械刺激、长期压迫等引发多种并发症。据统计,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是未插管患者的6-21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约为1.3%-3.4%,这些数据时刻提醒我们:术后护理不是简单的”看着管子”,而是需要系统化、精细化的全程管理。

护理查房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集体讨论、现场评估,能及时发现护理问题,优化护理方案。对于气管插管患者来说,查房的重点不仅是观察生命体征,更要关注气道管理、并发症预防、心理支持等多维度需求。今天我们就以2床王师傅(化名)的病例为切入点,展开一场”解剖麻雀”式的护理查房。

病例介绍

03

病例介绍

王师傅是位58岁的建筑工人,既往有20年吸烟史,每天1包。xx月xx日因”发热、咳嗽、咳痰5天,加重伴气促1天”急诊入院。入院时体温39.2℃,呼吸频率36次/分,血氧饱和度(SpO₂)82%(鼻导管吸氧5L/min),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影,诊断为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因经面罩无创通气2小时后SpO₂仍低于90%,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容量控制,潮气量450ml,呼吸频率16次/分,氧浓度60%)。

目前患者插管已48小时,意识呈嗜睡状态,能遵嘱做简单点头、握手动作;经口气管导管为7.5号,深度23cm(门齿处标记),固定带为一次性气管插管固定器,松紧度可容纳1指;呼吸机参数:PEEP(呼气末正压)5cmH₂O,气道峰压28cmH₂O;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口腔内可见少量血性分泌物,

气管导管周围有少量痰液渗出;24小时痰液量约150ml,为黄色黏痰;心率105次/分,血压125/75mmHg,中心静脉压8cmH₂O;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4.2×10⁹/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C反应蛋白128mg/L;血气分析:pH7.42,PaO₂98mmHg,PaCO₂45mmHg,HCO₃⁻26mmol/L。

王师傅的老伴张阿姨守在床旁,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纸巾,眼睛红肿:“护士,他什么时候能拔管?管子插着他难受,我看着也揪心。”这句话像根针,扎得我心里发疼——我们不仅要护理患者的身体,更要安抚家属的焦虑。

病例介绍

护理评估

04

站在王师傅床前,我和责任护士小李开始系统评估。评估是护理的”眼睛”,只有全面掌握信息,才能制定精准的护理方案。

护理评估

生理评估

1.气道情况:气管导管位置是否正确?我们用听诊器检查双侧肺尖、腋中线、肺底,确认双肺呼吸音对称;观察胸廓起伏是否一致,没有出现”一边动一边不动”的情况。导管深度标记在门齿23cm,与插管记录一致,固定器粘贴牢固,没有松脱或移位。但注意到口腔黏膜有轻度压痕,这可能是固定带过紧或反复摩擦导致的。

2.痰液管理:王师傅的痰液量多、黏稠,吸痰时需要加大负压吗?我们查看了最近3次吸痰记录:每次吸痰时间10-15秒,痰液能顺利引出,但痰杯内可见少量血丝。这提示可能存在气道黏膜损伤,需要调整吸痰手法和湿化方案。

3.呼吸功能:呼吸机屏幕上的气道峰压28cmH₂O,接近报警上限(30cmH₂O)。这可能与痰液堵塞、支气管痉挛或人机对抗有关。我们观察患者胸廓起伏与呼吸机是否同步,没有出现明显的”对抗”动作,但需要警惕痰液积聚导致的气道阻力增加。

生理评估

4.循环状态:心率105次/分偏快,可能与缺氧改善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也可能是疼痛或不适的表现。血压、中心静脉压在正常范围,末梢循环良好(甲床红润,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说明循环系统暂时稳定。

5.营养与代谢:王师傅已经2天未进食,目前通过鼻饲管给予肠内营养(能全力50ml/h持续泵入)。胃残余量监测显示每次回抽约50ml,没有明显胃潴留。但血清白蛋白32g/L(正常35-55g/L),提示存在低蛋白血症,需要关注营养支持效果。

心理与社会评估

王师傅虽然嗜睡,但当我们喊

文档评论(0)

nastas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