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履带式机械设备安全作业规范
履带式机械设备,以其强大的牵引力、卓越的越野性能和稳定的作业平台,在工程建设、矿山开采、农林作业及特种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其庞大的身躯、复杂的结构以及作业环境的多样性,也使其伴随着固有的安全风险。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严谨的安全作业规范,是保障操作人员生命安全、防止设备损坏、确保作业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本规范旨在为履带式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提供系统性指导。
一、作业人员基本要求
履带式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首要依赖于合格的操作人员。人员的专业素养、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直接决定了作业的安全系数。
1.资质与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性能、结构、操作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并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应操作资质后方可上岗。严禁无证操作或超越资质范围操作。定期组织安全技能再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知识技能的更新与巩固。
2.健康与状态: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安全作业的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视力听力障碍等)。作业前应保证充足休息,严禁酒后、疲劳或在精神状态不佳时操作设备。作业中应保持高度专注,严禁分心、嬉戏打闹或从事与作业无关的活动。
3.安全意识与责任心:操作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于作业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或带病运行。
二、设备检查与维护保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的良好状态是安全作业的物质基础。
1.日常检查:作业前,操作人员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重点包括:
*动力系统:发动机油位、水位、燃油量、有无泄漏,启动后观察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响、异味。
*传动系统:检查变速箱、驱动桥油位及有无渗漏,履带张紧度是否适宜,履带板、销套有无过度磨损或断裂,托链轮、支重轮、引导轮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异常磨损。
*制动与转向系统:检查行车制动、驻车制动性能是否可靠,制动液液位及有无泄漏;转向系统操作是否轻便、准确,有无卡滞或异响。
*工作装置:根据设备类型(如挖掘机的铲斗、动臂、斗杆,推土机的推土铲等),检查各连接销、轴、螺栓是否紧固,有无变形或裂纹;液压管路、油缸有无破损、渗漏,液压油液位是否正常。
*电气系统:检查蓄电池电量、桩头连接是否牢固;灯光、喇叭、警示灯、仪表等是否工作正常;操作手柄、按钮是否灵敏可靠。
*安全防护装置:检查驾驶室防护栏、挡风玻璃、后视镜是否完好;行走报警装置、倒车影像(若有)是否正常;各类安全警示标识是否清晰、齐全。
2.定期维护保养:严格按照设备制造商推荐的保养周期和项目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润滑油(脂)的更换与添加、滤芯的更换、液压系统的油液更换与清洁、易损件的检查与更换等。保养工作应规范操作,确保保养质量,并做好记录。
3.故障处理:作业中如发现设备异常声响、振动、气味或性能下降等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严禁“带病”作业或对隐患视而不见。
三、作业环境评估与准备
履带式机械设备作业环境往往复杂多变,事前的充分评估和准备是规避风险的关键环节。
1.现场勘查与风险辨识:作业前,操作人员及现场指挥人员应共同对作业区域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如坡度、土壤坚实度、有无暗沟、洞穴)、周围障碍物(如建筑物、高压线、地下管线、树木)、气象条件(如风力、能见度、降水)以及交叉作业情况。辨识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倾覆、碰撞、挤压、触电等。
2.作业方案制定:根据勘查结果和作业任务,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明确作业流程、设备行进路线、作业区域划分、安全警戒范围及应急措施。对于高危作业,应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场地清理与平整:对作业场地内影响安全的障碍物应提前清理。在松软或不平整场地作业时,应进行必要的场地平整和加固处理,确保设备有稳定的支撑基础。
4.安全警示与隔离:在作业区域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如“正在作业,请勿靠近”、“注意安全”等),必要时拉起警戒线或设置物理隔离,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作业危险区域。夜间作业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并设置警示灯。
5.沟通协调:若涉及多台设备协同作业或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必须明确各方职责,建立有效的通讯联络方式(如对讲机),确保信息畅通,指挥统一。
四、作业过程安全操作
作业过程是安全风险控制的核心阶段,每一个操作环节都需谨慎规范。
1.启动与停机:
*启动前确认操作手柄置于空挡或中位,驻车制动有效。启动时应观察周围有无人员,鸣笛示警。
*发动机启动后,应怠速运转一段时间,待各系统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和压力后再进行作业。
*停机前,应先将工作装置置于地面,降低发动机转速,待温度和压力下降后再关闭发动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