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急救危重病学护理的新概念;(优选)急救危重病学护理的新概念;在急救(急诊)医学中最能反映EMSS水
平的是急救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危重
病急救医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危重病急
救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作为急
救(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
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
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中
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
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危重病急救医学(CriticalCare
Medicine)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创
建的新学科。其特点是:要掌握跨学科、
跨专业有关危重病急救医疗护理的知识和
技能。为手术科室提高手术成功率服务。
为非手术科室降低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服
务。;国际上创建这一学科的理由是:①任何一个急性危重病
人的各个系统都是互相影响、牵连、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
危重病人在发病的进程中,经常是多个系统续贯发生或是同
时发生功能异常。故此,经常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医
生共同确定诊断、共同制定抢救方案。而这种情况。难于快
速便捷地抢救患者,可能贻误抢救时机。②急性危重患者病
情瞬息多变,需要动态修订抢救方案(有时每小时都要动态
地修改)。如不能掌握跨科、跨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
利于及时抢救危重病人,不能提高危重病人的成活率。③就
急性危重病人的抢救而论,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远远超出专
业的范畴。为了提高抢救危重患者的成功率,必须创建掌握
跨学科、跨专业的危重病急救医学新学科。;危重病急救医学的创建对医生、护士
提出新的挑战,无论是基础理论、基本操
作、基本技能,还是对各系统医学理论的
涵盖必需上新的台阶。;SIRS与MODS;1992年美国胸科医学会/危重病医学会
(ACCP/SCCM)进一步提出以MODS代替MOF。
1985年Goris首先指出,MODS可能是机体炎
症反应紊乱的结果,这是MODS认识上的重大飞
跃。由此逐步形成MODS发病机制理论学说,即
机体在遭受细菌/毒素或组织损伤打击时,炎症
细胞大量激活和炎症介质异常过量释放,产生
持续全身炎症反应,造成广泛自身组织破坏??
是导致MODS的根本原因。;
促发因素
根本因素
(MODS发病机(缺血再灌注(肠粘膜屏障功能
制基石)和自由基生成)破坏,肠道内细
菌、毒素移位)
;
MODS与SIRS关系
(SIRS/CARS失衡)
;二次打击学说;
MODS的二次打击学说
(SIRS/CARS失衡);1996年Bone针对感染或创伤时免疫功能
降低的内源性抗炎反应,提出代偿性抗炎反
应综合征(CARS)的概念。
当SIRS/CARS严重失衡,必然导致MODS。;
SIRS的诊断标准;
MODS临床特点
一般MODS病程约14-21天,分为4个阶
段,包括休克、复苏、高分解代谢和器官衰
竭阶段。每个阶段都可有其典形的临床特
征,病性发展速度极快,患者可能死于MODS
的任一阶段。;MODS的临床分期和特征;MODS的临床特征;MODS临床表现;;;;;;器官支持
;循环支持
;呼吸支持;肾脏支持;
肝脏及胃肠道支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脑功能保护
;代谢支持
;病因治疗
;MODS护理重点;(三)加强监护,细致观察病情
1、基础生命体征的观测T、P、R、Bp、意识、瞳孔生命
六征的观察。
2、心电监护仪:密切注意HR、节律、心电图象、有无慢、
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SaO2的观察。
3、尿:注意尿量、颜色、比重、酸碱度、血Bun、Cr的变
化,警惕非少尿性肾衰竭。
4、皮肤:注意皮肤颜色、湿度、弹性、皮疹、出血点、瘀
斑、发绀等。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5、药物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等,注意事前是否有低血容
量,静剂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