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pdfVIP

部编版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的史实,分析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

2、知道赤壁之战的史实,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进步性。

3、掌握魏蜀吴三国建立的相关过程。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1)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各地出现了盘踞一方的军阀;

(2)曹操的实力逐渐壮大;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实力强大,双方都想吞并对手。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各种人才;

经济上: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军事上: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80页,请找出与官渡之战有关的内容并填写表格。

2.内容

时间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袁绍VS曹操

战争特点以少胜多

结果曹操胜利

作用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曹胜袁败原因分析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候”、“招揽各种人才”;

曹操经济上: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军事上:在镇压黄巾起义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个人能力上:足智多谋,知人善用。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知识拓展

人物简介: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

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

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二、赤壁之战

自主探究:阅读课本81、82页,请找出与赤壁之战有关的内容并完成下表。

1.内容

时间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地点赤壁

结果曹操失败

战争特点以少胜多

作用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失败了呢?(结合课文和材料

从主客观原因分析)

材料一: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

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

材料二: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

战…

材料三: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

“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联军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曹操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根本原因:缺乏统一全国的实力

小组探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曹操。

诗中所说的“壮心”指的是什么?统一全国。

他实现了吗?原因是什么?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形势

2.措施: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

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2)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3)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4)孙吴立国,不闭关,不锁国,面向大海,敞开胸怀,积极开拓与南海各地的政治经济

联系。

(5)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舰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合作探究

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的分裂,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三个国家为了巩固统治并企图实现统一,都

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所以,比东汉

末年阀混战来讲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安定的愿望。三国鼎立是局部的统一,代表了统一

的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各行各业文档和报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