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式烹饪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式烹饪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关于中式刀工“剞刀”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用于脆性食材,如黄瓜、萝卜

B.需将原料表面切出规则刀纹,深度为原料厚度的3/4

C.剞刀后的原料加热后会卷曲成球状

D.与直刀斩的区别在于刀刃与原料始终呈90°角

答案:B。剞刀是在原料表面切出深而不透的刀纹,目的是便于入味和造型,深度通常为原料厚度的3/4至4/5(A错误);加热后根据刀纹不同可能卷曲成花、麦穗等形状,非球状(C错误);直刀斩是垂直下刀切断原料,剞刀需控制深度不切断(D错误)。

2.制作“清炖狮子头”时,猪肉茸的搅拌过程中,关键操作是:

A.沿同一方向搅打至起胶,分次加入冷清水

B.加入热高汤加速蛋白质凝固

C.顺时针与逆时针交替搅拌避免上劲过度

D.无需加水,依靠肉中水分形成黏性

答案:A。狮子头茸需通过单向搅打使肌球蛋白溶出形成胶体,分次加冷水可被蛋白质吸附,增加持水性(B错误,热汤会导致蛋白质变性无法持水;C错误,交替搅拌会破坏分子链;D错误,纯肉茸黏性不足易散)。

3.下列关于“火候”的判断,正确的是:

A.滑炒牛肉片时,需用旺火速炒,避免肉中水分流失

B.煨制佛跳墙需用中火保持微沸,使原料软而不烂

C.挂糊炸制糖醋里脊时,第一遍用中火定型,第二遍用小火逼油

D.熬制鸡汤时,先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目的是减少脂肪析出

答案:A。滑炒需旺火快速成熟,保持肉质嫩度(B错误,煨制需小火慢炖;C错误,第二遍应用大火复炸逼油;D错误,转小火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汤清)。

4.调制鱼香汁时,正确的糖、醋、酱油比例(以体积计)是:

A.糖:醋:酱油=2:2:1

B.糖:醋:酱油=1:2:1

C.糖:醋:酱油=3:1:1

D.糖:醋:酱油=1:1:2

答案:A。鱼香汁以酸甜为主,微带咸鲜,传统比例为糖醋1:1(现代因酱油含甜分可微调),但需突出醋的后味,故糖略多于醋或相等,酱油为提鲜,用量较少,典型比例为2:2:1。

5.以下关于“焯水”的操作,错误的是:

A.绿叶菜焯水时加少量盐和油,可保持色泽鲜艳

B.牛肉焯水需冷水下锅,逐步升温使血沫充分析出

C.鱿鱼焯水时用沸水快速烫制,避免肉质老硬

D.豆制品焯水时加醋,可去除豆腥味并增加韧性

答案:D。豆制品含植物蛋白,加醋会使蛋白质过早凝固,导致口感发柴;正确方法是加少量盐或直接焯水(A正确,盐固色、油隔离氧化;B正确,冷水焯肉利于杂质排出;C正确,鱿鱼受热易收缩,需快速焯烫)。

6.制作“扬州炒饭”时,米饭的最佳状态是:

A.新蒸米饭趁热使用,米粒湿润易翻炒

B.蒸后冷却4小时以上,米粒松散无黏性

C.蒸时加少量油,蒸熟后立即打散

D.用隔夜冷饭,提前喷水回软再炒制

答案:B。扬州炒饭要求米粒颗颗分明,需米饭充分冷却,淀粉老化后黏性降低(A错误,热饭易黏连;C错误,加油会使米粒油腻;D错误,隔夜饭喷水会增加水分,炒制时易糊)。

7.下列关于“挂糊”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软炸糊用面粉与淀粉1:1混合,加鸡蛋和水调制

B.酥炸糊需加入泡打粉,利用产气形成酥脆外壳

C.拍粉拖蛋糊用于需要外酥里嫩的菜品,如锅包肉

D.脆皮糊的关键是低温长时间搅拌,使淀粉充分吸水

答案:B。酥炸糊(如全蛋糊)常加泡打粉或酵母,加热时产气形成蓬松酥脆层(A错误,软炸糊多用淀粉为主,面粉比例低;C错误,锅包肉用的是水粉糊;D错误,脆皮糊需高速搅拌至起小泡,利用机械充气)。

8.鉴别“上浆”是否成功的标准是:

A.浆料完全包裹原料,表面有明显黏稠感

B.静置10分钟后,原料表面无汁液析出

C.加热后原料收缩率小于10%

D.用手轻捏原料,能感受到明显弹性

答案:B。上浆的核心是让蛋白质吸附水分,形成保护层;若静置后析水,说明浆料未充分与肉结合(A错误,过厚的浆会影响口感;C错误,收缩率与火候相关;D错误,弹性主要由肉质决定)。

9.以下关于“制汤”的描述,错误的是:

A.顶汤需用老母鸡、猪筒骨、火腿等原料,经6小时以上熬制

B.清汤需先吊白汤,再用鸡茸、肉茸吸附杂质,使汤清澈

C.素汤可用黄豆芽、香菇蒂、竹荪等原料,大火煮沸后转小火

D.汤品调味时,应在熬制完成后再加盐,避免原料脱水

答案:A。顶汤(又称上汤)的熬制时间通常为2-3小时,过长会导致汤中呈鲜物质分解,口感变苦(B正确,清汤通过“扫汤”工艺提纯;C正确,素汤需植物性原料释放鲜味;D正确,过早加盐会使蛋白质凝固,

文档评论(0)

189****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