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培训课件、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疾病概述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CHIKF)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包含E1、E2、E3三个包膜糖蛋白基因,其中E1基因的A226V突变与病毒在白纹伊蚊中的传播能力增强相关(2023年最新研究证实)。
流行病学特征:
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城市型)和白纹伊蚊(半野生型),我国主要流行区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南方省份,近年随着气候变暖,福建、浙江等省出现局部暴发。
流行季节:与蚊虫活动高峰一致,我国南方为411月,北方偶发输入病例无明显季节限制。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长期免疫(约1015年),但不同基因型(如东非型、亚洲型、西非型)间存在部分交叉免疫。
二、临床表现与病程分期
CHIKF潜伏期为212天(平均37天),临床病程分为急性期(07天)、恢复期(828天)和慢性期(28天)。
1.急性期表现
典型症状:突发高热(体温≥39℃,持续35天)、剧烈关节痛(多为小关节对称性受累,如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疼痛呈“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受限)、皮疹(病后25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分布于躯干、四肢,无脱屑)、头痛、肌痛(以腓肠肌为著)。
非典型症状:约10%患者出现结膜炎、畏光;5%出现恶心、呕吐;少数重症病例(1%)可表现为脑炎(意识障碍、抽搐)、心肌炎(心悸、心电图STT改变)或出血倾向(牙龈出血、鼻衄)。
2.恢复期表现
体温消退后,关节痛可能持续或加重(“反跳现象”),部分患者出现关节肿胀(多为膝关节、踝关节),实验室检查可见C反应蛋白(CRP)持续升高(30mg/L),但病毒载量已降至检测下限。
3.慢性期表现
约30%患者病程超过28天,表现为慢性关节炎(关节晨僵30分钟,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疲劳综合征(持续乏力≥6个月),多见于50岁以上、急性期关节痛剧烈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三、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
疑似病例:流行区居住/旅行史+急性发热(≥38.5℃)+关节痛(≥2个小关节)。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以下1项:①病程≤5天,快速抗原检测阳性;②病程5天,IgM抗体阳性(需排除登革热、寨卡病毒等交叉反应)。
2.确诊病例
病毒核酸检测(RTPCR)阳性(病程≤7天,咽拭子/血清均可,血清敏感性更高);
病毒分离阳性(细胞培养法,需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操作);
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需间隔14天采样)。
鉴别诊断:需与登革热(出血倾向更明显,血小板降低)、寨卡病毒病(结膜炎、小头畸形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病程,类风湿因子阳性)、细菌性关节炎(关节液白细胞50×10?/L)等区分。
四、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重点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
1.一般治疗
隔离:病室需防蚊(窗纱+蚊帐),病程前7天(病毒血症期)避免蚊虫叮咬他人;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患者每日补液量≥3000ml(口服为主,必要时静脉);
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鱼、蛋、新鲜果蔬),避免辛辣刺激。
2.对症治疗
退热镇痛: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成人1000mg/次,每6小时1次,每日≤4g);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成人400mg/次,每8小时1次)用于关节痛明显者,需监测肾功能(血肌酐133μmol/L慎用);
关节肿痛处理:局部冷敷(急性期)或热敷(恢复期),关节腔积液者可抽液减压(严格无菌操作);
重症管理:
脑炎:甘露醇(0.5g/kg,每6小时1次)降颅压,地西泮(成人10mg静脉注射)控制抽搐;
心肌炎:卧床休息,辅酶Q10(10mgtid)营养心肌,出现心力衰竭时予呋塞米(20mgiv);
出血:血小板50×10?/L时输注血小板,维生素K1(10mgimqd)改善凝血。
3.慢性期管理
物理治疗:超短波、红外线照射(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药物:羟氯喹(200mgbid,疗程3个月)用于持续性关节炎,需监测眼底;
康复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如手指伸展、踝关节背屈),每日3组,每组10次。
五、预防措施
1.个体防护
蚊虫活动高峰(日出后2小时、日落前2小时)减少外出;
暴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DEET,浓度10%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