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襄阳四中2024级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
下去。
皇室的重视加上士大夫阶层的参与推广,点茶文化迅速流传,很快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礼仪
语文试题
文化和日常生活中。
殿堂之上,茶从一种饮品上升为皇家恩宠的代表物品,皇帝经常以赐茶作为表彰臣子荣誉之
事。只有在宋朝,茶才被赋予了如此之高的地位。皇帝在皇宫内院举办私宴,还会亲手给臣子点
茶。
一、阅读(72分)
(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点茶是文人们休闲时的重要内容,和烧香、挂画、插花被共称为“四般闲事”。民间,茶已
经成为每户人家不可或缺的日常必需品,“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也”。开门七件
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概念也是这个时候形成的。皇帝、士大夫喝高级“团饼茶”加工的末茶,
百姓则多喝普通“散茶”加工的末茶。许多和茶有关的礼仪也渐渐形成,比如客来敬茶、以茶作
为聘礼等。在宋代,茶馆、茶坊、茶肆、茶楼、茶摊遍地都是。在开封、杭州等大城市,针对不
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开设相应的茶馆。
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算起,中国人喝茶已经有超过5000年的
历史了。在对茶叶利用的漫长岁月里,人们起初主要把茶当作食品、药品来使用。国人认为“药食
同源”,有着诸多益处的茶,当仁不让地被应用到日常饮食中。一开始,对茶多使用食物的处理方
法,基本上就是把自己觉得好吃好喝的东西和茶放在一起混煮,最终连茶叶一起吃下去。《广雅》
里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
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点茶法历唐、五代、宋、元、明五个朝代,覆盖唐、五代中国、宋、辽、金、西夏、吐蕃、
高丽、日本等政权的疆域。今天,我们经常以“宋代点茶”来代称它,就是因为它在宋代达到了
巅峰,宋代点茶是这种古老茶法中最具特色的代表。点茶法的消亡大约在明中期。最主要的原因
是宋明两代国力发生了变化。明代初年其实还在延续宋代的团饼贡茶制度,但因为团茶制作要消
耗大量的人财物力,茶农不堪其苦。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穷苦出身的朱元璋颁布了废
团兴散的诏令,大大降低贡茶的标准:“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上行
下效,在皇帝的提倡下,叶子状的散茶饮用开始兴起。
中唐时期,茶圣陆羽出世了。对于这种茶食混用的方法,茶圣很是鄙夷,他痛斥煎煮出来的茶
汤“斯沟渠间弃水耳”,味道就像下水道里的污水。公元780年他写了一部书,告诉大家煮茶的正
确方法。从茶的产地、加工、器具、饮用方法,一直聊到茶历史、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这就是世界
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茶中的真香被陆羽彻底发掘,一下子征服了世人,“越众饮而独高”。
陆羽还详细列出了茶的器具和仪轨,“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茶”。陆羽倡导的饮茶方法,
通常被称为“煎茶法”,它和点茶法在饮用前,都要先将茶加工成末状。
不过,按宋人的标准,点茶可比煎茶高级多了!
不过若说点茶法因为朱元璋的一纸诏令就立刻消亡了,还有些牵强。明代早期还有不少文人
玩习末茶以为雅事。点茶法最终衰落,茶叶制作工艺的发展也是主要原因。散茶自古就有,从茶
食同饮开始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为何要等到煎煮、宋点各领风骚三百年后,直到明代才成为主流
呢?
唐代制茶方法相对简单,属于最原始的蒸青工艺。煎煮时茶中的苦涩物质很容易释放到茶汤中。
宋代制茶工艺大幅提升。北宋初年,宋太宗就派人到福建北苑,接管了南唐的贡茶园,专门开始种
植和加工只供皇家饮用的“龙团凤饼”。后来,丁谓、蔡襄、郑可简等士人先后参与到茶的制作中。
士大夫有文化、有见识、有能力,也有人脉,他们一旦参与到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茶的标准、
质量、创新、品牌、人群市场,一下子就都有所提升。茶的制作工艺水平飞速发展,达到了前所未
见的顶峰。点茶法由此出现,点茶的时候,通常先把粉末状的茶放在茶盏里,然后把壶拿到高处,
壶嘴一歪,微微向下倾斜进行冲点。末茶和热水一起迎击击打,形成浓厚的沫饽,随着茶汤一起吃
在明代以前,团饼茶是绝对的主流,散茶固然也好,但基本无人钻研。时兴散茶以后就不一
样了,在皇帝的影响下,大家开始重视散茶的制作工艺发展。之前的古法制茶以蒸青为主,蒸汽
杀青温度最高为100℃,许多需高温才能产生的香气激发不出来,青草味较重,直接冲泡叶子茶饮
用时口感发闷,体验弱于末茶。明代高温炒青开始流行,炒青的锅温在200℃以上,许多经高温激发
出来的芳香物质得到释放,茶香变得高扬,且非常有穿透力。
3.根据原文和图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5个字。(3分)
炒青的出现,打开了中国人寻找茶叶多元体验的大门,中国人对于茶味、茶香的感知系统开始
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重庆市长寿区长寿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联考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南省淮阳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阶段评估(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安徽省合肥市2025-2026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诊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中考专题10:名著《简爱》深度阅读 学案.docx
-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西省抚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抚州四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黑龙江大庆景园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霸笔记】周测周测1 基础巩固:成语专练+名篇名句默写+语用综合练(教师版).docx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霸笔记】周测周测4 基础巩固:病句专练+语用综合练(教师版).docx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霸笔记】周测周测6 群文阅读:工匠精神(教师版).docx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霸笔记】周测7基础巩固:文言基础巩固+名篇名句默写+语用综合练.docx
- 河南省郑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1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