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化学研究对象及实验.ppt

第1课时化学研究对象及实验.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时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实验;物性:;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制法与用途等。

2.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沉淀、放出气体等现象与能量的变化,表现为电能、光能、热能的放出或吸收。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常伴随有形状或状态发生改变等现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理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质的颜色、气味(或味道)、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水溶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4.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填“改变”或“不变”)。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子在物理变化中不变,化学变化中要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5.药品取用基本原则:“三不”原则(不拿;不闻;不尝);“节约”原则(最少量);处剩“三不”原则(不放回原瓶、不丢弃、不带出实验室)。

(1)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块状的可用镊子夹取。

(2)液体药品的取用:取较少量:用滴管吸取。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将滴管竖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从细口瓶里倒液体时,取下瓶塞后应倒放,标签应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容器口。

(3)一定量药品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

①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取质量;称量时应“左物右码”,易潮、易腐蚀药品应盛在玻璃器皿(如烧杯)中称量,称量药品准确到0.1g。

②液体:用量筒量取体积。量取平视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多);如果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少)。;6.酒精??的使用:

(1)使用前“二检查”:①检查灯芯顶端是否不平或已烧焦;②检查灯内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三不”:①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烧着的酒精灯点酒精灯;②严禁在酒精灯燃烧着时添加酒精;③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3)观察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因为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常用外焰加热。加热液体药品时,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有人的方向,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却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可用于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可加热但需垫石棉网的仪器有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集气瓶、量筒、漏斗等。;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双手握住容器外壁,如果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说明

装置不漏气。

8.玻璃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试管清洗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

9.过滤是除去液体中的不溶物,操作中应该注意:

“一贴”指的是: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指的是: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的是:漏斗尖端靠在烧杯内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烧杯口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10.蒸发:将可溶于水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的一种方法。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重点1】物质的变化

[例1]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解析〗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质的变化还需要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及其它学科知识。

【难点2】物质的性质

[例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

A.用铜丝作导线B.用石墨作铅笔芯

C.用粮食酿造酒D.用干冰作制冷剂;【重点3】仪器使用与基本操作

[例3]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

文档评论(0)

知识的力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每天进步一点点,生活向上没一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