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预热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控制的试验探索与分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炭作为重要的碳基燃料,在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传统煤炭燃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在煤炭资源中,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如热解半焦和气化残炭等,由于其挥发分含量极低,通常热解半焦的挥发分含量低于8%,气化残炭的挥发分含量在3%以下,给燃烧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现有的燃烧技术和燃烧装备而言,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着火困难、燃尽率低、NOx排放高等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局面在今后几十年内不会有根本改变。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力发展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以保障我国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煤热解和气化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但是煤热解和气化副产品半焦和残炭如何进一步合理利用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热解半焦和气化残炭作为固体燃料的多数特性,如果作为燃料燃烧发电,将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梯级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每年都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如何实现此类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清洁高效燃烧利用,已成为制约中国煤炭清洁高效梯级利用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
开展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预热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控制试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预热燃烧特性,可以揭示其燃烧机理,为开发高效的燃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污染物的生成和控制机制,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污染控制策略,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这对于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本研究成果对于相关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望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超低挥发分燃料方面,国内外研究主要聚焦于其燃烧特性及应用难题。热解半焦和气化残炭这类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因挥发分含量极低,在传统燃烧技术和装备中,存在着火困难、燃尽率低、NOx排放高等问题。目前针对超低挥发分燃料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部分研究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及数值模拟计算,探索电站锅炉掺烧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可行性,如某电厂300MW级电站煤粉锅炉大比例掺烧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实践,实现了掺烧比例大于45%、燃烧效率大于98%、NOx排放浓度不高于掺烧前的目标,但整体上,相关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体系。
在煤粉燃烧脱硝脱硫技术领域,国内外已开展大量研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传统的脱硫技术可去除烟气中的SO2,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可去除烟气中的NOx,两者结合一般能达到较好效果,如高性能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系统搭配SCR技术,在日本、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脱硫率可达90%以上,脱硝率可达80%以上。此外,还有炉内喷钙脱硫、煤粉再燃降低NOx等技术。但这些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净化系统初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为控制NOx超低排放投入过量氨水会导致氨逃逸,引发锅炉尾部腐蚀和大气二次污染等。
关于预热燃烧技术,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在先导专项支持下开发出煤粉预热燃烧技术,该技术改变了常规煤粉入炉及燃烧方式,通过预热使煤粉中的部分氮元素转化为氮气,实现煤氮的提前脱除,从源头控制NOx的生成,同时显著改善入炉燃料的燃烧特性,实现了NOx原始超低排放。在MW级中试规模实现了NOx排放低于50mg/Nm3;在山东、陕西等地开展的工程示范,实现了NOx排放低于200mg/Nm3,并验证了技术的煤种适应性和负荷调节性。不过,目前该技术在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方面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此类燃料的预热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控制的系统性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当前对于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研究尚不完善,在燃烧特性、污染物控制及预热燃烧技术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缺乏对其预热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控制的全面、深入研究,亟待开展相关试验研究,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为开发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1.3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预热燃烧特性及污染物控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搭建试验系统:构建一套适用于超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变压力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台系统,该系统包括双级压力容器系统、气体预热系统、沉降炉反应系统和烟气分析系统等。双级压力容器系统用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强化技术的多维度探索与实践.docx
- 银包硅核壳型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与抗菌活性的深度剖析.docx
- 含硫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工艺与加氢精制性能优化研究.docx
- 商业银行: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的效益密码.docx
- 探究两个奇数阶微分算子乘积的自共轭性:理论、方法与应用.docx
- 当太阳风“搅局”:磁层深处的波动与粒子之变.docx
- 基于微动滑移摩擦模型洞察栓接结构松弛特性:理论与实践的深度探索.docx
- 融合粗糙集与相关分析的属性约简方法及应用研究.docx
- 马尾松与阔叶树种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驱动机制.docx
- 叠氮桥连金属配位聚合物:合成策略、结构解析与磁性探究.docx
- 基于间接拉伸试验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精准评价研究.docx
- 杉木无性系木材力学性质及其微观结构的相关性探究:以[具体林场]为例.docx
- 论啦啦队运动在生理性弱势群体中的可行性与发展路径探究.docx
- 零攻角大尺寸回转体空化特性的多维度解析与应用探究.docx
- 基于多因素分析的周至县农用地分等及其成果应用探究.docx
- TiH₂粉体性能探秘:脱氢、压制与烧结行为的多维度解析.docx
- 穿越喀斯特:地铁矿山法隧道施工的风险解谜.docx
- 房地产企业的“轻装上阵”:财务蜕变之路.docx
- 探析OGFC级配特性与路用性能:理论、实践与展望.docx
- 26CrMoVTiB钢凝固特性解析与连铸工艺的深度优化策略研究.docx
最近下载
- 美剧剧本怪诞小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pdf VIP
- 基金会筹备工作方案.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散文构思题及答案汇编.pdf VIP
- 2023年初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docx VIP
- GB/T 14571.4-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4部分:紫外透光率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4571.3-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3部分:醛含量的测定.pdf
- 出入院制度流程.pptx VIP
- 国家标准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
- FIDIC银皮书(中英文对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