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邱少云历史背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战友邱少云历史背景

一、成长背景:苦难岁月里的少年底色(1926-1949)

邱少云的生命起点,深深烙印着旧中国底层民众的苦难与坚韧。他于1926年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今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玉屏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全家5口人挤在两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全年收成的七成以上要交给地主,仅剩的粮食不足以果腹,常年靠挖野菜、啃红薯充饥。

1.童年的磨难与生存韧性

家庭困境:邱少云6岁时,父亲邱炳荣因长期劳累和地主压榨,患上严重的哮喘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重担落在母亲和年仅10岁的哥哥邱少华身上。为了补贴家用,邱少云从8岁起就帮地主放牛、割草,每天天不亮出门,天黑才能回家,却只能得到半块掺着沙子的玉米面饼。

求学的渴望与遗憾:10岁时,邻村有位私塾先生同情他家处境,允许他免费旁听,邱少云每天放牛间隙偷偷跑去听课,用木炭在石头上练习写字。但仅半年后,地主因不满他“耽误放牛”,强行阻止他听课,这段短暂的学习经历,成为他童年最珍贵的记忆,也埋下了对“有尊严生活”的渴望。

动荡中的生存智慧:1941年,铜梁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地主不仅不减免租子,还带人抢走了家中仅存的口粮。为了活下去,15岁的邱少云跟着哥哥到重庆城里做苦力,在码头扛货物、在工厂做学徒,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却常被工头打骂、克扣工钱。这段经历让他看清了旧社会的黑暗,也磨练出他隐忍、坚毅的性格。

2.迎来曙光:参军入伍的抉择(1949-1951)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铜梁县,部队进驻后开展“减租减息”“土地改革”,邱少云家分到了3亩耕地和一头耕牛,母亲激动地说“这辈子终于能吃饱饭了”。解放军战士们帮助村民修水利、种庄稼,还在村里办夜校教大家读书写字,邱少云第一次感受到“军队是为老百姓办事的”。

主动报名参军:1951年3月,部队在铜梁招募新兵,号召青年“保家卫国、守护来之不易的好日子”。25岁的邱少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临行前他对母亲说:“解放军给了我们土地和饭吃,现在国家需要人,我必须去,等打胜仗了就回来陪您。”

新兵训练的蜕变:邱少云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9连,成为一名步兵战士。新兵训练时,他基础薄弱,体能、射击成绩都排在后面,但他从不气馁——别人练1小时队列,他练3小时;别人打10发子弹,他利用休息时间加练20发;晚上战友们睡了,他还在煤油灯下学习《志愿军手册》,把“纪律高于生命”这句话抄在笔记本扉页。3个月后,他的射击成绩从“及格”提升到“优秀”,还被评为“训练积极分子”。

二、抗美援朝战场:从普通战士到潜伏先锋(1951-1952)

1951年5月,邱少云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初到前线,他经历了美军飞机轰炸、严寒天气、物资短缺的考验,但从未退缩,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勇气。

1.初上战场的考验与成长

第一次战斗:运输线上的坚守:刚到前线时,邱少云被分配到运输班,负责向前线运送弹药和粮食。1951年7月,在一次运输任务中,部队遭遇美军飞机空袭,马车受惊失控,眼看就要坠入山沟。邱少云不顾炸弹碎片的威胁,冲上去拉住缰绳,用身体护住马车上的弹药箱,手臂被弹片划伤也浑然不觉,最终成功将物资送到前线,荣立“三等功”。

转型步兵:主动申请到战斗班:1952年1月,邱少云向连长申请调到战斗班,他说“我想和战友们一起在前线打仗,保卫阵地”。进入战斗班后,他参与了多次阵地防御战,在一次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他和战友们连续抗击美军3次进攻,子弹打光了就用手榴弹、石头反击,最终守住了阵地,他再次荣立“三等功”。

2.391高地潜伏任务:战前的细致准备(1952年10月)

1952年10月,志愿军第15军决定对金化以西的391高地发起进攻。391高地是美军的重要前哨阵地,地势险要,四周开阔,美军在阵地上修建了密集的碉堡、铁丝网和地雷区,还部署了大量机枪和迫击炮,直接威胁志愿军后方补给线。为了减少进攻时的伤亡,部队决定先派一支潜伏部队隐蔽在高地前沿,待总攻发起时配合正面部队夹击敌人。

潜伏部队的选拔与训练:潜伏任务要求极高,战士们需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数小时,不能有任何动静,甚至不能咳嗽、翻身。部队从各连选拔政治可靠、纪律性强、身体素质好的战士,邱少云主动报名,经过3天的隐蔽训练(在草丛中模拟潜伏、忍受蚊虫叮咬、保持姿势不动),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入选潜伏部队,被编入9连3班,潜伏位置在391高地东侧的一片开阔草地,距离敌人阵地仅60米。

战前的细节准备:出发前,邱少云和战友们做了细致的准备——把军装袖口、裤脚扎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4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