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语言文字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语言文字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基础(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腈(jīng)纶坍(tān)缩契诃(hē)夫戛(gá)然而止

B.踟(chí)蹰荸(bí)荠契诃(kē)夫戛(jiá)然而止

C.腈(qíng)纶坍(dān)缩契诃(kē)夫戛(gá)然而止

D.踟(zhí)蹰荸(bō)荠契诃(hē)夫戛(jiá)然而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凑和明信片川流不息

B.坐落松弛挖墙脚金榜题名

C.宣泄妨碍水笼头趋之若鹜

D.脉搏针砭泊来品世外桃源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能______于“博物馆式”保护,而应主动______现代生活场景。通过创新设计,让传统纹样______当代审美,使老技艺焕发新活力,这才是传承的______所在。

A.拘泥融入契合要义

B.局限进入符合关键

C.拘束介入迎合核心

D.限制深入适合重点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要洞若观火,不能目无全牛,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B.他在学术研究中始终保持严谨态度,即使面对权威观点也敢于一孔之见,提出质疑。

C.这座古城的修复工程历时十年,如今重见天日,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D.年轻的科研团队宵衣旰食,终于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能否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

C.随着5G技术的普及,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更高效的技术支撑。

D.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B.他对我说:“古语有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你要多向长辈学习。”

C.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创新·发展》,旨在推动传统文化现代化。

D.我们需要思考:科技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是满足物质需求?还是实现精神富足?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拙作《乡土记忆》已完成,望您不吝赐教,斧正为盼。

B.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我已经惠存,一定会反复研读。

C.听说您父亲病了,我代表公司向您表示深切慰问,请节哀顺变。

D.今天是您的寿辰,我特意准备了薄礼,还请您笑纳,不成敬意。

8.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种“活态传承”不仅保留了文化的内核,更赋予其时代生命力。

②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应停留在“复制过去”,而应注重“创造现在”。

③例如,苏绣传承人将传统针法与现代设计结合,推出国潮服饰系列。

④只有让传统技艺融入当代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⑤当古老的技艺与当下的审美、需求产生共鸣时,传承便有了新的可能。

A.②⑤③①④B.⑤③②①④C.②③⑤①④D.⑤②③①④

9.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③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④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比喻对比拟人反问

B.比喻反衬夸张设问

C.借代对比拟人设问

D.借代反衬夸张反问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B.“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古代“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社稷”代指国家。

D.干支纪年法中,“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的命名均采用了干支纪年。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数字时代的“非遗新生”

①在苏州评弹博物馆的数字化展厅里,观众戴上VR眼镜,便能“穿越”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书场:雕花楼窗下,评弹艺人怀抱三弦,吴侬软语娓娓道来,茶盏轻碰的脆响与听众的轻笑在空间里回荡。这不是历史影像的简单回放,而是通过3D建模、AI语音合成等技术,对失传的评弹表演场景进行的数字复原。

②传统非遗的传承常面临“人走技失”的困境。据统计,我国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中,超过60%依赖口传心授。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一代学习周期长、收益低,导致许多技艺濒临失传。

文档评论(0)

都那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