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期末考试高一试卷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期末考试高一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慰藉(jí)B.跬步(kuǐ)锲而不舍(qì)

C.遒劲(jìng)木讷(nè)D.炽热(zhì)忸怩(ní)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沁园春·长沙》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

B.《劝学》的作者是荀子,他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师说》的作者是韩愈,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D.《赤壁赋》的作者是苏轼,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答案:无错误选项

4.下列对诗歌意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

B.《致云雀》中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C.《红烛》中红烛象征着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

D.《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力的绘画,力的舞蹈”等语句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恐惧。

答案:D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峥嵘笙萧B.廖廓斑斓

C.惆怅榆阴D.凄惋荡漾

答案:C

6.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蚓无爪牙之利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答案:B

7.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答案:C

8.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拿来主义》先破后立,批判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错误做法,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B.《反对党八股》从八个方面批判了党八股的罪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风的要求。

C.《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

D.《荷塘月色》通过描写荷塘月色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没有任何忧愁情绪。

答案:D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B.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需要

C.金就砺则利就:就是D.而绝江河绝:断绝

答案:A

10.下列对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每月初一叫“朔”,每月十五叫“望”,每月十六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D.“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是唐代官职低的服色。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谍血嬉笑星辉斑斓B.殴打廖落陨身不恤

C.桀骜作揖绿草如荫D.撰写蠕动不加思索

答案:AB(A项“谍血”应为“喋血”;B项“廖落”应为“寥落”,“陨身不恤”应为“殒身不恤”)

2.下列诗句中,能体现诗人思乡之情的有()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BCD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

A.《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背景,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等情节塑造了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而动人的形象。

B.《哦,香雪》以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为背景,描写了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C.《喜看稻菽千重浪》报道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展现了他为农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D.《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讲述了张秉贵的先进事迹,赞扬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答案:ABCD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有()

A.吾师道也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小学而大遗D.位卑则足羞

答案:AB(AB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