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VIP

长治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治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祈祷(qí)憔悴(cuì)拘束(jū)鲜为人知(xiān)

B.踌躇(chú)祈盼(qí)禁锢(gù)拈轻怕重(niān)

C.沮丧(jǔ)祈祷(qí)拘束(jū)鲜为人知(xiǎn)

D.踌躇(chú)祈盼(qǐ)禁锢(gù)拈轻怕重(niǎ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气概匀称钦佩拾金不昧

B.堕落骚扰匀称锲而不舍

C.堕落潇洒钦佩锲而不舍

D.概括骚扰匀称锲而不舍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老师的讲解,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B.他的演讲博得了大家的称赞和鼓励。

C.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D.关于这件事,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意见。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对歹徒的威逼,他面不改色心不跳。

B.这幅山水画的意境高远,令人叹为观止。

C.他的演技精湛,惟妙惟肖,仿佛真人一般。

D.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5.默写(10分)

(1)《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名句是:

(2)《论语》中鼓励人们要谦虚好学的名句是: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表达作者高洁志向的名句是: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宽广胸襟的名句是: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共15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3)择其善者而从之:

(4)温故而知新: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这三则短文分别从哪些方面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3分)

9.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0-13题。(共15分)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你忘掉那烦恼,忘掉那忧愁。到了小城来,心儿乐悠悠。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你忘掉那烦恼,忘掉那忧愁。到了小城来,心儿乐悠悠。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你忘掉那烦恼,忘掉那忧愁。到了小城来,心儿乐悠悠。

10.这段文字出自哪位作家的作品?(2分)

1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13.你认为小城有哪些特点让作者觉得这里充满了喜和乐?(3分)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4-17题。(共10分)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虚构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描绘了那里宁静美好的生活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社会的向往。

桃花源位于山阴道上,有桃林夹岸,落英缤纷。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怡然自乐。桃花源中的人都是秦朝末年避难而来的人,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受外界干扰。

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这一虚构的世外桃源,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平等社会的向往。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诗意,是古代山水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14.这篇文章选自哪部作品?(2分)

15.桃花源中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3分)

16.陶渊明通过桃花源这一虚构的世外桃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你认为桃花源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吗?为什么?(1分)

三、作文(共40分)

18.题目:我的烦恼与快乐

要求:请以“我的烦恼与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20分)

1.C

2.C

3.C

4.D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共15分)

6.(1)迷惑(2)危险(3)选择(4)复习

7.(1)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危险。

(2)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8.第一则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第二则阐述了虚心学习的重要性;第三则阐述了温故知新,

文档评论(0)

莫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