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周食源性疾病食品过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周食源性疾病食品过敏演示文稿第1页,共38页。

优选第周食源性疾病食品过敏第2页,共38页。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s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s)一词作为正式的专业术语,以代替历史上使用的“食物中毒”一词,并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第3页,共38页。

食源性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第4页,共38页。

食源性疾病的现状据WHO的最新报告,全球每年有数十亿人患食源性疾病,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每年发生腹泻的病例约为15亿人次,其中70%是由于各种致病微生物污染食品和饮水所致,因腹泻病致死者约300余万。英国每年有237万食源性疾病病人,占英国人口的1/3。据调查工业化国家每年有30%以上的人患食源性疾病,近年来许多工业化国家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第5页,共38页。

WHO2010年中估计发生了涉及22种不同食源性肠道疾病的5.82亿例病例,相关死亡35.1万例;导致多数死亡的肠道病原体是伤寒沙门氏菌(5.2万例死亡);肠致病性大肠杆菌(3.7万例死亡)和诺如病毒(3.5万例死亡);非洲区域肠道食源性疾病负担最高,其次是东南亚区域;受污染食品所导致的肠道疾病患者40%以上是五岁以下儿童。第6页,共38页。

全球食源性疾病负担的估算报告2015年12月3日该报告估算细菌、病毒、寄生虫、毒素和化学品等31种病原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负担,并指出全球每年有多达6亿人或近十分之一的人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品而生病。其中造成42万人死亡,包括五岁以下儿童12.5万人。尽管五岁以下儿童仅占全球人口的9%,但他们却几乎占食源性疾病死亡的三份之一(30%)。第7页,共38页。

第8页,共38页。

CDC修正患食源性疾病的人数2010年12月16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下调了每年患食源性疾病的预测人数从7600万下降到4800万。食源性疾病住院的人数预测从37.5万降到12.8万。死亡病例预测也从5000人降到3000人。第9页,共38页。

WHO估计目前被确认和获得报告的食源性疾病只占实际发生的很少部分,实际发病数要比报告的病例数多300-350倍,每年全球因食品污染而致病者达数十亿之多。第10页,共38页。

CDC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沃克病毒norovirus,58%;非伤寒类的沙门氏菌属non-typhoidalSalmonellaspp,11%;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10%;和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9%。导致死亡的:非伤寒类的沙门氏菌属non-typhoidalSalmonellaspp,28%;弓型虫感染症T.gondii,24%;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onocytogenes,19%诺沃克病毒norovirus,11%。第11页,共38页。

欧盟2008年的食源性疾病5332例,造成45000多人患病和32人死亡。大部分是沙门氏菌35%,其次为病毒和细菌毒素。引发疾病爆发的最常见的食物蛋和蛋制品23%,猪肉和猪肉制品10%和小食品9%。第12页,共38页。

我国2005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256起,中毒9021人,死亡235人。微生物病原占46·4%,其次为化学物质占24%和有毒动植物占14·7%。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中,副溶血性弧菌致病占40·1%,变形杆菌占11·3%,葡萄球菌肠毒素占9·4%,蜡样芽孢杆菌占8·6%,沙门菌占8·1%,致病性大肠菌占4%。化学物质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中,农药残留占68%,亚硝酸盐占10%。农药残留导致疾病的患者数和死亡数最多,以有机磷农药为主,其次为毒鼠强。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中,毒蘑菇占24·6%,毒扁豆碱占18·6%,龙葵素、河豚毒素和桐油所占比例均为5%左右。食源性疾病发生场所以公共饮食单位、集体食堂为主。近年来,由家庭进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逐年增多,发病对象以少年儿童、青壮年为主,学生、工人、农民等人群发病率最高。第13页,共38页。

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2012年卫生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74起,中毒6685人,死亡146人,无特别重大和重大级别食物中毒事件报告。与2011年网络直报数据相比,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减少7.9%和19.7%,死亡人数增加

文档评论(0)

办公文档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来源于平时收集整理,如果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联系本人删除,本人在看到消息后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