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新
一、毫针刺法
(一)针具选择
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及针刺手法等选择针具。一般而言,体质虚弱、形体瘦小者,宜选细针;体质强壮、形体肥胖者,可选粗针。皮薄肉少之处的腧穴,如头面部,宜选短针;肌肉丰厚处的腧穴,如臀部、大腿部,可选长针。常用的毫针规格有0.25mm×25mm、0.30mm×40mm、0.35mm×50mm等。检查针具时,要注意针身应光滑挺直,无弯曲、锈蚀;针尖应圆利,形如松针;针根应牢固,无松动。
(二)体位选择
为了便于正确取穴和顺利进针,减少患者的疼痛,防止晕针、滞针和弯针等情况的发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腧穴所在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常见的体位有仰卧位,适用于头面、胸腹部腧穴和部分四肢腧穴;侧卧位,适用于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俯卧位,适用于头项、背、腰、臀部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仰靠坐位,适用于头面、颈前和上胸部腧穴;俯伏坐位,适用于头顶、后头、项背部腧穴;侧伏坐位,适用于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在体位选定后,要嘱患者舒适、自然地保持体位,必要时可使用枕头、沙袋等辅助物来固定体位。
(三)消毒
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消毒和医者手指消毒。针具消毒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将针具用布包好,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内,在121℃下保持30分钟;也可用煮沸消毒法,将针具放入清水中,加热煮沸15-20分钟。腧穴部位消毒,用75%酒精棉球从腧穴中心向外绕圈擦拭,直径约2-3cm。医者手指消毒,用肥皂洗手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
(四)进针法
进针法是指针刺时将毫针刺入皮肤的方法。临床上常用的进针法有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单手进针法是用刺手的拇、食、中指持针,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短针进针。双手进针法又分为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和舒张进针法。指切进针法是用押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肤,适用于短针进针;挟持进针法是用押手拇、食二指挟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刺手持针柄,将针迅速刺入皮肤,适用于长针进针;提捏进针法是用押手拇、食二指将穴位处的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皮肤,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舒张进针法是用押手拇、食二指将穴位处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刺手持针从两指中间刺入皮肤,适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穴位。针管进针法是将针置于针管内,针管一般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用手指叩打针管上端,使针进入皮肤,适用于怕针者。
(五)行针法
行针法是指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针刺感应又称“得气”,是指进针后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医者则感觉针下有沉紧的现象。常用的行针手法有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基本手法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将针向上提,再向下插,如此反复操作,提插幅度要均匀一致,频率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60-90次,提插的幅度根据病情和穴位部位而定,一般为0.3-1cm。捻转法是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夹持针柄,将针左右来回转动,捻转角度一般在180°-360°之间,频率每分钟60-90次。辅助手法有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等。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线,在穴位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以激发经气,推动针感传导;弹法是用手指轻弹针柄,使针身微微震动,以加强针感;刮法是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的指甲轻刮针柄,使针身产生震动,增强针感;摇法是将针柄轻轻摇动,以调整针感;飞法是用拇、食指夹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使针身颤动,以增强针感。
(六)补泻手法
补泻手法是根据《内经》“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而确立的针刺操作方法。常用的补泻手法有捻转补泻、提插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等。捻转补泻是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提插补泻是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迎随补泻是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补法;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为泻法。呼吸补泻是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开阖补泻是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压为泻法。
(七)留针与出针
留针是指进针后,将针留置在穴位内一定时间,以加强针刺感应和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