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河南西华:课改培训“实战化”
□本报记者王占伟解成君□张志博
“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是当前课改培训的一种尴尬。
??如何摆脱这种尴尬,让参训教师“回去能动、可动、会动”?日前,中国教师报为河南省西华县量身打造的高效课堂建设通识性培训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
??2月8日8时许,中国区域教育样本西华基地建设启动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西华县委副书记、县长林鸿嘉主持会议,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西华县委书记王田业,河南省周口市教育局副局长于秀邦出席了启动仪式并分别致辞。
??王田业指出“空谈误人,实干兴教”,要求全县校长、教师充分认识到课改的意义及重要性、紧迫性,立即行动起来,并代表县四大班子再次表态:“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政策给政策。”
??雷振海表示,希望西华教育人以高效课堂建设为契机,共同扛起课改的大旗,用行动改变西华教育,在实践中发现典型,在典型中挖掘经验,在经验中验证行动,在行动中生成智慧,努力发现和培养一批西华的新教师、新校长,建设一批新学校。最后,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了庄严的课改宣誓。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中国教师报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李炳亭,山西省泽州一中校长李海勇,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教体局党委书记李艳丽,河北省挥公实验中学校长张海晨等课改专家,分别以“课改改什么”、“区域课改的推进”、“小组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导学案编制”等为主题作了7场课改讲座。
??专家的报告鼓舞人心,然而落实到真正的课堂上,大家仍然觉得不知如何下手操作。但接下来的体验式培训彻底改变了校长和教师的看法。参加培训的500名学员每6人组成一个小组,八九个小组组成一个教学班,开始进行小组建设、课堂流程、导学案编制体验式培训。
??“小组评价的标准主要有3个:一是状态,二是参与度,三是精彩度。每个班都要评出优秀小组,并在下一次培训的论坛分享环节代表全班发言……”为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各行政、教学班主任还对各小组长进行了课前培训。
??在商讨确定组名、组训、组徽、组歌,并阐明意义的基础上,各小组开始按抽签顺序展示小组文化。“我们是一马当先组……”“我们的组歌是《课改就是力量》……”平时一本正经、谦谦礼让的校长和教师们,不分你我,通力合作,争先恐后,快乐展示。
??作为学员,西华县城关中学校长史德胜对这种实战化的体验式培训给予高度评价:“集中培训时间毕竟有限,但我们6人一起为小组起名,商定组徽、组歌,商量如何展示的情景,却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那一刻,不管你是校长还是教师,你都是学生。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小组建设的魅力所在。这一切都是我们作为教师,在指导课堂和观课的过程中永远都无法体会到的。这样的培训为我们以后组织类似的课堂,提供了最生动的范例。”
??在体验式培训的基础上,来自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的4位课改名师分别上了4节示范课,并与参训教师互动,答疑解惑。
??此次培训,不仅让西华当地的校长、教师收获满满,而且吸引了外地的同行。周口市第一高中校长陈志强、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李桂梅带领骨干教师全程参与了培训。“培训形式活泼,培训内容精练,培训过程快乐,培训效果出色,是我的最大感受。”李桂梅用“活、精、乐、效”4个字对本次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本次培训主要是高效课堂建设的通识性培训,是为西华县制定的课改四步路线图(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的第一步。通过学习“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学校”4个基本概念,展开“四新”标准大讨论,明确新教育概念;通过对新课堂小组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学习,重新审视和思考新学校文化,探索新文化的重建路径与方法,形成高效课堂新文化标准;通过对“五步三查”新课堂普适性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解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流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重新构建新课堂教学模式,并就好课标准达成共识。
??12日,在“四新”论坛暨课改培训成果汇报会上,来自西华一高、城关中学、西华二中、东夏二中、明德小学、艾岗小学等6所课改实验校的教师团队,通过歌曲、舞蹈、情景剧、小品、快板、三句半、说唱、骑马舞,甚至梦境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解读了“四新”内涵;通过新旧课堂的对比,表达了新课改的紧迫性,表达了教师、家长、学生的内心诉求。
??汇报演出深深触动、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西华县副县长张翠霞用“感动”、“振奋”两个词表达了心声,她说:“首先感动于我们有这样的教师队伍,以后谁再说我们的教师不行,我都不答应。其次感动于中国教师报以及专家团队的引领和培训,感动于各界人士对课改的大力支持,相信西华的课改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西华县教体局局长唐金华被教师们的精彩表现感动得多次落泪:“太精彩了!我们的团队那么有激情、那么阳光,课改一定能够取得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