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简易急救呼吸装置操作手册
一、引言
简易急救呼吸装置,通常指手动复苏器,是一种用于在呼吸骤停或呼吸衰竭等紧急情况下,辅助或替代患者自主呼吸的便携式设备。掌握其正确操作方法,对于争取宝贵的急救时间、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至关重要。本手册旨在提供一份专业、严谨且实用的操作指南,帮助急救人员及相关受训人员规范、有效地使用该装置。请注意,本手册内容基于通用急救原则,具体操作仍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专业培训知识进行。
二、装置组成与基本原理
在开始操作前,熟悉简易急救呼吸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有助于更高效地进行操作:
1.球囊: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是装置的核心部件。通过挤压和放松球囊,实现气体的吸入与排出。成人球囊容量一般足以提供有效的潮气量。
2.面罩:透明材质,用于覆盖患者口鼻,形成密闭空间。选择合适尺寸的面罩(成人、儿童、婴儿)对保证通气效果至关重要。
3.单向阀:确保气体只能单向流动,即从球囊流向患者肺部,防止患者呼气时气体回流至球囊造成交叉污染或影响下一次通气。
4.进气阀/储氧袋接口(若有):部分装置设计有进气阀,在球囊放松时允许空气进入;或设有储氧袋接口,连接氧气源时可提高吸入氧浓度。
5.连接管(若有):用于连接球囊与面罩或其他气道设备(如气管插管、喉罩)。
基本原理是通过操作者手动挤压球囊,将球囊内的气体(空气或含氧混合气)压入患者肺部,放松球囊时,球囊弹性回缩,通过单向阀从大气或氧气源吸入气体,准备下一次挤压。
三、操作前准备
1.环境评估: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在危险区域(如交通要道、漏电、火灾现场等)进行急救操作。
2.患者评估:快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吸状况。若患者无意识且无自主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样呼吸,需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并开始心肺复苏,包括使用简易呼吸装置进行人工通气。
3.个人防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医用手套、防护面罩或护目镜,以避免体液接触。
4.呼叫支援:尽可能寻求他人帮助,特别是在需要持续通气和胸外按压同时进行时,两人配合能提高效率。
5.装置检查:
*检查球囊、面罩、连接管等部件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裂缝、老化。
*检查单向阀功能是否正常:挤压球囊,观察气体是否能顺利从球囊端流向面罩端,放松时气体是否能从进气端吸入,而非从面罩端回流。
*若连接氧气,检查氧气管路连接是否紧密,氧气流量是否调至合适水平(通常推荐流量为中流量,具体参照装置说明或培训要求)。
四、操作步骤
(一)摆放正确体位与开放气道
1.仰卧位: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上(如地面、硬板床)。
2.清除口中异物:若怀疑口中有可见异物(如呕吐物、痰液、血块、食物残渣),应小心清除,避免造成气道梗阻。
3.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稍用力使头后仰;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颌,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注意:怀疑颈椎损伤时,应采用双手托颌法,避免头颈部过度移动。
*双手托颌法:双手放置于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患者下颌角处,轻轻向前向上托起下颌,使下颌骨前移,打开气道。此方法适用于疑似颈椎损伤患者。
(二)面罩选择与佩戴
1.选择合适面罩:根据患者面部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罩,确保面罩能完全覆盖患者的口鼻,且边缘能与面部紧密贴合。通常成人、儿童、婴儿面罩有明显尺寸区别。
2.佩戴面罩:一手(通常为非优势手)持面罩,将面罩尖端(鼻侧)先放置于患者鼻梁上,然后顺势将面罩底部覆盖住患者口部,确保面罩与患者面部紧密贴合,形成良好密封。手指可采用“CE”手法固定:即拇指和食指成“C”形按住面罩,其余三指成“E”形托住患者下颌骨,以保持面罩密封和头后仰体位。
(三)连接与通气
1.连接装置:将球囊与面罩(或已插入的高级气道)正确连接。
2.挤压球囊进行通气:
*用优势手握住球囊,拇指和食指环绕球囊,其余手指支撑在患者下颌或面罩边缘(以辅助固定面罩)。
*成人:缓慢、平稳地挤压球囊,挤压深度约为球囊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观察到患者胸廓有明显起伏即可。每次挤压时间持续约1至1.5秒。放松球囊时,确保球囊完全回弹,以便充分吸入气体。
*儿童和婴儿:挤压球囊的力度和容量应相应减小,以观察到胸廓轻微起伏为宜,避免过度通气造成肺损伤。
3.通气频率:
*未行胸外按压时(如仅呼吸骤停,有脉搏):成人、儿童每3至5秒一次呼吸(约每分钟12至20次);婴儿每3至5秒一次呼吸(约每分钟12至20次)。
*与胸外按压配合时(心肺复苏中):按照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进行,如单人CPR时按压通气比为30:2,双人CPR(针对成人)时也为30:2,儿童和婴儿双人CPR时可为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蓝盾 YDZX-01型烟气系统操作手册.pdf VIP
- 宠物除臭剂项目立项报告.pptx VIP
- 2024年履行合同催告函(6篇).pdf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9).Star-CCM+后处理与可视化二次开发.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8).Star-CCM+物理模型与求解器二次开发.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7).Star-CCM+网格生成与优化二次开发.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6).Star-CCM+二次开发API基础.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5).Star-CCM+脚本编写与调试.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4).Star-CCM+二次开发环境搭建.docx VIP
- CFD软件:Star-CCM+ 二次开发_(3).Star-CCM+数据结构与对象模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