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将百家争鸣称之为“哲学的突破”时期的帕森斯注意到,较之其他几大文明,中国的“突破”显得最为温和。其实,就诸子时代而言,固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全新时代,却也绝非简单的“突破”或“断裂”。材料强调百家争鸣
A.实现“哲学的突破” B.呈现气血相承精神 C.奠定传统文化基调 D.完成思想理论整合
2.秦汉时期按户征收的户税包括:一是按户征收的“户赋”;二是按户征收的“户刍”。户赋征收的物质形态是实物,户刍征收的物质形态是钱币,其物质形态虽然不同,但性质都是以户为单位,按户征收。这表明,秦汉时期
A.土地兼并的盛行 B.建立了较严密的户籍制度
C.小农经济的确立 D.白银成为主要的流动货币
3.唐制规定五品以上得立庙,庙数按官品规定不一。本来立庙者应是嫡系的宗子,但是庶子如果官品达到标准,可以为其父另立别庙,称为“祢庙”。祭祀时“兄陪于位,以庙由弟立,己不得延神也”,家族祭祀时嫡兄只能陪祭,地位反而低于庶弟。这说明唐代
A.宗族嫡庶观念强化 B.嫡庶之间地位平等
C.官品超越血缘关系 D.立庙制度混乱无序
4.黄宗羲在清入关初期以明朝为“本朝”,对清朝持敌对态度;稍后,以“有明”代替明朝,用“北”字比喻清朝;康熙十八年后,他用清年号,称康熙帝为“圣天子”,与清朝官吏交往。材料表明
A.黄宗羲政治立场左右摇摆 B.清政府践行“天下为主”思想
C.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黄宗羲对清初国家治理的认同
5.谭嗣同说“地既是圆,试问何处是中?……然则美、法、英、德、日、俄各国之人,亦必曰其国为中,非其国即为外……若以地言,则我湘楚固春秋之夷狄,而今如何也?”这反映了他
A.对夷狄概念提出质疑与批判 B.预见了天朝模式濒临解体
C.揭露东西方之间显著的差距 D.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6.下表是关于日本与大冶铁矿(张之洞1890年创办)“煤铁互易”协议制订过程中的博弈,材料说明
1898年12月
日本提出:将其所出所有一切铁石,售与日本铁政局不得作别处用。
1899年7月
盛宣怀在未奏明张之洞和得到总署批准的情况,签署协议:日本购华铁矿石每年至少五万吨,汉阳铁厂每年至少购日煤三四万吨;该合同十五年有效期。
1900年6月
张之洞电文:此事我未咨复,本难允准,但上看伊藤侯面子,下看贵领事交情,格外通融,暂允两年,后仍当另议,以后须咨路矿总局。小田切意在每年不限五万吨,弟持不许。
1900年6月—8月
在“购价有所提高”的同时清政府将张之洞允诺通融的合同执行“暂允两年”延长到五年,而且“增加了购买吨数。
A.日本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B.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洋务派的内部矛盾激烈 D.中国近代化举步维艰
7.在20世纪初的北京,一项调查统计显示:报纸订户约占受调查家庭的26%,这些家庭大部分属于较高收入的家庭,其成员的识字率约为75%,而一般家庭也达到了20%的识字率。这说明了
A.订阅报纸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B.思想启蒙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
C.识字率完全取决于家庭收入 D.新知识分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8.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为我国当前及长远发展指明了道路。该战略
A.是对改革开放战略的延续和发展 B.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重大举措
C.侧重于利用外部资源来发展经济 D.合理安排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
9.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和公元前3世纪初,在罗马终于出现了由平民有产者和贵族组成的新的统治阶级,史称新贵。新贵取代旧贵族的统治
A.推动了帝国走向军事上的全盛 B.促进了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
C.缓和了罗马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0.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上任之初俾斯麦便采取系列措施打压自由派,宣布议会休会,酿成了“宪法纠纷”,直到普丹战争胜利才得以平息。这反映出当时
A.代议制民主不符合普鲁士国情 B.统一进展扩大强权政治的社会基础
C.议会和首相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D.二元制君主立宪制逐渐地确立起来
11.丘吉尔认识到战后能与苏联抗衡的唯有美国,而不是一个改组了的衰弱的欧洲。所以,他直截了当地告诉美国总统特使说:“我是总统的忠实副手”。他甚至还曾提议战后美英公民不受国籍限制,可以自由交往,公民证可以通用。其最终目的在于
A.构建英美特殊关系 B.推动英美的一体化进程
C.拉拢美国对付苏联 D.借助美国维持大国地位
12.1973年13个讲英语的前英国殖民地组成的单一文明的加勒比共同体,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合作,特别是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