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座模型技术背景下的具身智能体综述.pdfVIP

基座模型技术背景下的具身智能体综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9

卷第

2

期浙

报(工学版)Vol.59

No.2

2025

2

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Feb.

2025

DOI:

10.3785/j.issn.1008-973X.2025.02.001

基座模型技术背景下的具身智能体综述

李颂元,朱祥维,李玺112

(1.

中山大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

518107;2.

浙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要:近年来,虽然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多模态学习等领域的基座模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展现出了

通用人工智能的潜力,但它们在因果推理和物理常识理解方面的表现远不及人类或动物.

这是因为这些模型主

要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能力,缺乏与现实世界的直接互动和经验积累.

许多研究者开始质疑,单纯通过增加

模型规模是否足以克服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这促使学界重新审视智能的本质,认为智能不仅是计算能力的提升,

更是源于与环境的互动.

具身智能正逐渐受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因为它强调智能体通过与物理世界的直接

互动,学习和适应环境,展现出更接近生物智能的特性.

结合基座模型的技术背景,对具身人工智能进行全面的

调研.

讨论当前具身智能体背后的技术思想、测试基准及应用.

对未来具身人工智能的趋势和挑战进行前瞻性

的分析.

关键词:

具身智能;多模态学习;基座模型;强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

TP

3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973X(2025)02−0213−14

Surveyofembodiedagentincontextoffoundationmodel

112

LI

Songyuan,

ZHU

Xiangwei,

LI

Xi

(1.

SchoolofElectronicsandCommunicationEngineering,SunYat-senUniversity,Shenzhen518107,China;

2.

CollegeofComputer

ScienceandTechnology,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58,China)

Abstract:Foundational

model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omputer

vision

and

multimodal

learning

have

achieved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s

in

recent

years,

showcasing

the

potential

of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owever,

these

models

still

fall

short

of

human

or

animal

intelligence

in

areas

such

as

causal

reasoning

and

understanding

physical

commonsense.

This

is

because

these

models

primarily

rely

on

vast

amounts

of

data

and

computational

power,

lacking

direct

interaction

wi

文档评论(0)

新能源知识科普(本账号发布文档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资料,仅用于技术分享交流,相关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提出指正,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