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磷的作用与功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噻唑磷的作用与功效

去年春天,我在老家帮着叔叔打理温室大棚,种了两亩地的樱桃番茄。原本看着苗儿长得齐整,心想着能卖个好价钱,可刚挂果那会儿,好些植株突然蔫头耷脑——叶子发黄、果子长不大,拔起几株一看,白生生的根上全是瘤子,像挂了一串小葡萄。村里老把式说这是根结线虫闹的,打了几遍普通药都不管用,急得叔叔蹲在棚边抽了半盒烟。后来农技站王师傅来支招,让试试噻唑磷,说是专门对付这种顽固线虫的。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用了,半个月后再看,新长的根白白净净,叶子也精神了,这才知道噻唑磷原来是个“救根能手”。打那儿起,我就琢磨着好好弄明白这药到底咋起作用、有啥功效,毕竟咱农民种地,得把“武器”摸透了才安心。

一、噻唑磷的作用机制:从“打哪儿指哪儿”到“全身防护”

要弄清楚噻唑磷的作用与功效,得先明白它是怎么“工作”的。就像看病得知道药怎么治病,打虫也得明白药怎么灭虫。

(一)精准打击靶标:抓住线虫的“命门”

根结线虫这东西,藏在土里啃根,普通药喷在叶子上根本够不着。噻唑磷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认得出”线虫的关键部位——它的活性成分属于有机磷类杀线剂,会干扰线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这酶是啥?打个比方,就像线虫的“神经开关”,负责传递信号让肌肉收缩、活动。噻唑磷一进去,就把这“开关”卡住了,线虫的神经信号传不下去,立马就瘫软、麻痹,没法再啃根,慢慢就死了。我那会儿在棚里观察,用了噻唑磷的地块,挖开土能看到好些不动弹的线虫,蜷成小问号,就是被“麻”住了。

(二)内吸传导:跟着水走的“移动部队”

光是杀死土表层的线虫还不够,深土层里的或者新孵化的线虫,过段时间又会冒出来。噻唑磷有个本事叫“内吸传导”——施到土里后,能被作物的根吸收,然后跟着水分和养分往茎秆、叶子里跑。就像给作物灌了“防虫药水”,线虫只要一咬根,就等于喝了毒药,不管藏在多深的土里,只要啃到根,就逃不掉。我叔叔那会儿担心“药只在表面,下面不管用”,结果后来拔苗看,主根、侧根甚至毛细根周围都没瘤子,就是因为噻唑磷跟着水“钻”到了根的每个角落。

二、噻唑磷的核心功效:从“救急”到“增产”的多重价值

明白了咋起作用,再看它具体能帮咱解决啥问题。从我的实际经验和问过的种植户来看,噻唑磷的作用与功效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专治顽固线虫:根结线虫、孢囊线虫都“怕”它

在咱们常见的土传病害里,线虫是最难缠的。像番茄、黄瓜、西瓜这些作物,最容易得根结线虫病,根上长瘤子,吸收不了水和肥,植株就蔫;大豆、甜菜容易得孢囊线虫病,根上长黄黄的小颗粒,把根“堵”死。我之前种的番茄就是根结线虫,用了噻唑磷后,据农技站测过防效,用药后60天,根结指数能从原来的75降到15(根结指数0-100,数值越小病越轻),相当于把线虫“团灭”了一大半。还有邻村种大豆的张哥,往年孢囊线虫闹得厉害,亩产才200斤,用了噻唑磷拌种后,孢囊数量减少了80%,亩产提到了320斤,他直拍大腿说“早用早省心”。

(二)促进根系发育:根壮了,苗才壮

线虫啃根,最直接的后果是根没法好好长。我之前拔的病株,根瘤把主根撑得粗粗的,可毛细根几乎没有——毛细根才是吸收水分养分的“主力”。用了噻唑磷后,新长出来的根白白嫩嫩,毛细根密密麻麻,像一团白绒球。为啥?因为线虫没了,根不用“长瘤子”抵抗,能专心往下扎、往四周扩。去年测过番茄的根长,用药区主根长35厘米,毛细根数量是未用药区的3倍,这样的根能吸收更多深层的水和肥,苗自然长得壮。

(三)间接增产提质:果子多、品质好

根好了,苗壮了,最后结的果子自然差不了。我种的樱桃番茄,用药区的植株到后期还青枝绿叶,没用药的早就黄叶早衰了。收的时候称过,用药区亩产6800斤,未用药区只有4200斤,差了2600斤!而且果子更甜——测过糖度,用药区平均10.5度,未用药区只有8.2度,因为根吸收的养分足,果子积累的糖分多。隔壁棚种草莓的李姐也说,用了噻唑磷后,草莓个头均匀,畸形果少了,收购商抢着要,每斤能多卖1块钱。

三、用好噻唑磷的关键:别让“好药”变“废药”

知道了噻唑磷的作用与功效,还得会用。就像再好的刀,拿不稳也切不了菜。根据我请教的农技员和自己试错的经验,有几个要点得注意:

(一)把握用药时间:早用比晚用好

线虫刚开始危害的时候,根上只有小米粒大的瘤子,这时候用药,能把刚孵化的幼虫和卵一起灭掉。要是等瘤子长到葡萄大,根已经被啃坏了,就算杀死线虫,根也恢复不了。我第一次用的时候,看苗蔫了才着急用药,其实那会儿线虫已经繁殖了两代,后来农技员说“要是定植时就用,防效能提30%”。所以记住:移栽定植时、作物苗期,是用药的黄金期。

(二)控制用药剂量:多了少了都不行

噻唑磷是好药,但不是“越多越好”。我叔叔第一次用,怕不管用,把推荐量翻了一倍,结果出现了药害——新

文档评论(0)

191****3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