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醋氯芬酸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研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抗炎、解热和镇痛。醋氯芬酸作为其中一员,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在医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它能有效阻断炎症部位前列腺素(PEG)的合成,展现出明显而广泛的抗炎作用、强力镇痛作用和解热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和脊椎炎等疾病,也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发热。
然而,如同许多非甾体抗炎药一样,醋氯芬酸在带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对胃肠道的刺激便是较为突出的一点。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在使用醋氯芬酸后,常出现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及胃烧灼感等症状,虽罕见消化道溃疡和出血,但仍存在一定风险。这些胃肠道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体验,还可能导致患者中断治疗,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降低醋氯芬酸对胃肠道的刺激,成为了药物研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制备醋氯芬酸肠溶微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肠溶微丸能够确保药物在胃部酸性环境中保持稳定,不释放或极少释放,从而避免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当微丸进入肠道的碱性环境后,才开始释放药物,使药物能够在肠道内被有效吸收,发挥治疗作用。这种特殊的释药方式不仅可以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还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在体内更好地发挥疗效。此外,微丸剂型具有剂量分散、释药稳定等优点,能够进一步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醋氯芬酸肠溶微丸的制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优质的药物剂型,造福广大患者。
1.2醋氯芬酸概述
醋氯芬酸(Aceclofenac)是一种新型的强效非甾体类抗炎药,化学名为2-[(2,6-二氯苯基)胺基]苯乙酸羧甲基酸,又称为2-[(2,6-二氯苯基)胺基苯基]乙酰氧基乙酸。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赋予了它特殊的理化性质和药理活性。从外观上看,醋氯芬酸是一种淡黄色、无气味的结晶粉末。在溶解性方面,它易溶于丙酮,在乙醇中略溶,在氯仿中微溶,但在水或甲苯中几乎不溶,其熔点为150-153℃,相对密度为1.455g/cm3。
在药理作用上,醋氯芬酸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其显著的抗炎止痛和退热作用。口服后,醋氯芬酸能快速且完全地被吸收,通常在1.25-3小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值得注意的是,与食物同服时,达峰时间会延长,但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其蛋白结合率高达99.7%,可透进滑膜液,滑膜液中的浓度达血浆浓度的60%,分布容积近30L。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为3.5-4.3h,清除率为5L?h?1。药物主要以结合形式的羟基化代谢物通过尿排泄,原型药物仅占药物剂型的1%。在代谢过程中,醋氯芬酸可能通过CYP2C9代谢为4-羟基醋氯芬酸,不过其临床活性极微,在众多代谢物中,已检测到双氯芬酸和4-羟基醋氯芬酸。
在临床应用中,醋氯芬酸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主要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僵硬、强直性脊椎炎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也适用于其他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发热。与双氯芬酸、酮基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相比,醋氯芬酸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其致胃肠溃疡的比例仅为上述3种药物的1/2、1/4、1/7,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具优势。
尽管醋氯芬酸具有诸多优点,但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在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除了前文提到的胃肠道不适外,还可能对肝脏和肾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在剂量范围内虽未发现有致畸、致癌和生殖毒性,也未发现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但长期或大量使用仍需谨慎。因此,研究醋氯芬酸的新剂型,如肠溶微丸,以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微丸剂型特点及发展
微丸作为一种独特的药物剂型,近年来在药物制剂领域备受关注。它是指直径在0.5-3.5mm的圆球状实体,主要用于口服。微丸剂型具有众多传统剂型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在胃肠道分布方面,微丸服用后可广泛均匀地分布在胃肠道内,药物在胃肠表面分布面积大。这一特性使得药物能够与胃肠道充分接触,从而减少食物和个体差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显著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其次,从释药规律来看,微丸的释药行为是组成一个剂量的各个单元小丸释药行为的总和,个别小丸在制备上的失误或缺陷不至于对整体制剂的释药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释药规律的重现性和一致性方面表现出色,优于缓释片剂。再者,在生物利用度上,由于微丸在胃肠道内的转运不受食物输送节律的影响,胃肠道转运时间相对稳定,削弱了食物及个体差异的影响,使得药物的吸收更加稳定,生物利用度更高。
微丸剂型的发展历程也是一部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秘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变奏曲与影响因子解析.docx
- 大鼠白细胞持续减少模型构建及激光针灸干预效应探究.docx
- 探寻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的深度耦合:理论、实践与协同发展.docx
- 探秘典型高分子体系:解析离子特异性效应的奥秘与应用.docx
- 基于茶树基因组测序信息解析UGTs基因:结构、功能与表达特征研究.docx
- 精准调控饲料钠钾水平:解锁鲈健康生长与品质提升的密码.docx
- 液位高度实时在线检测系统:技术、应用与展望.docx
- 一维富碳纳米材料的静电纺丝法制备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docx
- 探寻低速柔性关节高精度位置控制策略:理论、实践与前沿.docx
- 放松训练: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焦虑缓解的新路径.docx
- 探秘二氧化锰晶体与表面结构:理论、特性与应用的深度剖析.docx
- 各向异性纳米棒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模拟研究:机理、影响因素与应用展望.docx
- 祁连山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既有混凝土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加固:策略、实践与创新.docx
- 现代性视域下《时时刻刻》疾病意象的多维解析与文化洞察.docx
- 从“诗画交响”窥探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的现代主义绘画密码.docx
- 综合物探技术:洞察煤矿采空区导水特性的关键路径.docx
- 吲哚啉类光敏染料:合成路径、光电性能及应用前景探究.docx
- 茶多酚对肉鸡脂肪代谢的调控效应与分子机制解析.docx
- 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大鼠网膜素水平变化及外源性网膜素干预效应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