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于历史脉络中见文化筋骨——《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翻开《中国文化史导论》,没有晦涩的理论堆砌,只有作者以温润笔触勾勒的中国文化演进图景——从仰韶彩陶的纹路里,读出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从秦汉长城的砖石中,触摸大一统文化的根基;从宋元戏曲的唱词间,感受市井文化的鲜活。这本书跳出“事件编年”的传统写法,以“文化精神”为线索,串联起数千年文明的脉络,让我对“何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何以延续至今”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一、文化的“连续性”:不是静止的传承,而是动态的生长
书中最让我触动的,是对中国文化“连续性”特质的解读。作者并未将这种连续性简单归因于地理隔绝,而是指出其核心在于“以‘和’为魂的包容力”与“以‘礼’为骨的秩序感”——这两种力量让文化在历史变迁中既能守住根本,又能不断吸收新养分。
就像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的象形记事,到金文的庄重规整,再到小篆的统一规范、楷书的便捷实用,字形虽变,“表意”的核心从未改变。即便在佛教传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期,汉字依然是文化传承的纽带——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汉字为载体传播儒家经典;元代关汉卿用汉字创作《窦娥冤》,让杂剧成为跨越民族的文化共鸣。这种“形变神不变”的传承,正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古文明(如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中断)的关键。
书中还提到,中国文化的连续性并非“封闭守旧”。以儒家思想为例,先秦孔子提出“仁”的核心,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天人感应”体系,宋明朱熹、陆九渊又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心学”——每一次融合,都让儒家思想更适应时代需求,最终成为贯穿两千多年的文化主轴。这种“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智慧,让我明白: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把传统当“标本”供奉,而是让其成为滋养当下的“活水”。
二、文化的“多元性”: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深层的融合
《中国文化史导论》用大量篇幅讲述中国文化的“多元融合”历程,打破了我此前“中原文化单向辐射”的认知。作者指出,中国文化从诞生之初就是“多元共生”的: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与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相互借鉴,形成早期的“农耕文明共同体”;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仅是思想碰撞,更是不同地域文化(齐鲁的儒家、楚地的道家、三晋的法家)的交流融合。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融。书中详细描述了汉代以后,佛教、伊斯兰教、景教等外来文化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却并未与本土文化产生激烈冲突——佛教与道家思想融合,形成“禅宗”;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伦理结合,形成“中国伊斯兰教”;甚至外来的作物(如葡萄、胡萝卜)、技艺(如制糖术、天文学),也被纳入中国文化体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和而不同”的融合,不是“谁同化谁”,而是像“煲汤”一样,将不同食材的风味融入一锅,最终形成独特的“中国味道”。
反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更能体现这种文化韧性。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更迭频繁,但无论是鲜卑族建立的北魏,还是羯族建立的后赵,最终都选择“汉化”——不是被迫的妥协,而是主动的选择。因为他们发现,中国文化中的“大一统”理念、“民为邦本”思想,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治理多民族国家。这种“文化吸引力”,正是多元融合的深层动力。
三、当代启示:在文化自觉中寻找前行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最深刻的思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过去与未来?书中给出的答案是“文化自觉”——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清醒认识文化的优势与不足,在传承中创新。
中国文化的优势,在于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孟子的“民为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这种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正是对“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当代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也与“天下大同”的文化理想一脉相承。
但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文化中也存在需要反思的部分。比如古代“重农抑商”思想对现代商业文明的束缚,“等级观念”对平等意识的影响。书中强调,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用现代视角重新解读,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就像近年来“国潮”的兴起,年轻设计师将传统纹样(如敦煌壁画、青花瓷纹)融入现代服饰,用故宫IP开发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以“时尚”的姿态走进日常生活。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解构”,而是“活化”——让年轻人在喜欢“国潮”的同时,主动去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从而实现文化的代际传承。
结语
《中国文化史导论》没有给“中国文化”下一个僵化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顶岗实习月记录表(通用模板).docx
- 消防设施检测服务方案.docx
-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土壤的组成》作业设计.docx
- 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核心要点.docx
- 药品临时采购管理制度.docx
-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整理娃娃家》.docx
- 学生会礼仪部竞选稿及部门职责说明.docx
- 幼儿园安全教案:《入园我知道》.docx
-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关键技术方案.docx
- 工程施工触电事故现场应急预案.docx
- 2026华泰证券Fintech金融科技人才专场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8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下半年广东中山市检察机关招聘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西安辛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6建发致新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6江苏辖区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校园招聘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6临沂市郯城邮政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下半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四川局下属事业单位考试招聘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空天光机电与多学科一体化团队招聘1人(陕西)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机械设计ppt课件(北京交通大学).ppt
- 2018年北京卷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详细解析).pdf
- 美好前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PPT课件(共10章)第四章就业能力与技能.pptx VIP
-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ppt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doc
- 1_什么是蛹虫草.pptx VIP
- 美好前程—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程PPT课件(共10章)第七章签订就业文书.pptx VIP
- 颈椎病课件PPT幻灯片(共54张PPT).pptx VIP
- 婴幼儿英文经典绘本-The Snowy Day.pdf VIP
- 【2021精品】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及柔性机器人感知技术[文字可编辑].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