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文言文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古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及论证方法;
3.感受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行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真挚而迫切的爱国之心及观照现实的写作意识。;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本文即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文体知识;韩赵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邪?4.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邪?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弊在赂秦。;义项;1.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2020年全国一卷《宋史·苏轼传》)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从有文章以来,大概也是很少见的。
(表推测,大概)
2.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2021年乙卷《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皇上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极为重大,所以下令三次回奏,是打算深思熟虑的缘故。
(解释原因,大概因为)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还来找茬不?——请判断下列翻译是否正确,否,则请改正。
1.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讨厌的,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
2.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最后六国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
3.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我们得到了这句话的真谛。;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土地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确定了。最后国家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一、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对比;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高考链接;第3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论证了什么道理?;;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2020年新2卷《晋书·王彪之传》)
等到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因为孝武帝年幼而下达命令,令桓温沿袭周公代替周成王摄政的旧例。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2021年甲卷《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答应他们。
3.故事,赐绯者给银带,上特命以文犀带赐之。司马光《涑水记闻·王禹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