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诗词选集(春节、清明、中秋等).docxVIP

传统节日诗词选集(春节、清明、中秋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诗词选集

一、春节

1.《元日》——王安石(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这首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千门万户曈曈日”,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之意,表现出诗人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

2.《除夜雪》——陆游(宋)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解析:诗的首句“北风吹雪四更初”,写除夕夜晚北风呼啸,下起了大雪,点明了时间和天气。“嘉瑞天教及岁除”,认为这场大雪是上天赐予的瑞雪,恰逢除夕到来,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半盏屠苏犹未举”,诗人还没来得及举起盛有屠苏酒的酒杯,表现出他在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灯前小草写桃符”,描绘出诗人在微弱的灯光下,匆匆书写桃符的情景,体现了浓浓的年味和传统习俗。

二、元宵节

1.《元夕》——欧阳修(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解析:上阕回忆去年元宵夜的欢会,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情景交融,通过明月柳梢的特定景物,写出了男女主人公欢会的甜蜜和浪漫。下阕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风景依旧,然而去年相约的人却不见踪影,“泪湿春衫袖”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解析:上阕描绘了元宵夜的繁华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把烟火比作千树花开、流星坠落,形象地写出了烟花绽放的绚丽多彩。“宝马雕车香满路”,描绘出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街上车水马龙、香气弥漫的热闹场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欢快气氛,乐声悠扬,明月转动,人们通宵达旦地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下阕写观灯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描绘了她们盛装打扮、欢声笑语的姿态。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塑造了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的女性形象,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

三、清明节

1.《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析: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时间是清明佳节,描绘出细雨纷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指在清明这天外出扫墓、踏青的人,“欲断魂”则生动地表现出他们在这个特殊日子里,因思念逝去的亲人而内心悲痛、惆怅的状态。后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在愁苦中想借酒浇愁,于是向牧童询问酒家的位置,牧童指向杏花村,给人以希望和慰藉,整首诗情景交融,余韵悠长。

2.《寒食野望吟》——白居易(唐)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解析:诗开篇描绘了乌鸦喜鹊在昏暗的乔木上啼叫,清明寒食时节处处是哭声的凄凉场景。“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通过风吹纸钱飞舞和古墓周围春草生长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清明祭祀的氛围,表现出生死离别的哀伤。“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以棠梨花和白杨树相互映衬的景象,点明这里是生者与死者分离的地方,充满了悲凉之感。最后“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写逝者在九泉之下听不到生者的哭声,而人们在萧萧暮雨中归去,更增添了一种孤独和哀伤的情绪。

四、端午节

1.《端午》——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解析:首句以问句形式提出端午节的起源问题,引发读者思考。“万古传闻为屈原”,指出端午节自古以来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后两句“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诗人对屈原的冤屈表示愤慨,认为浩浩荡荡的楚江虽然空阔浩渺,却无法洗刷屈原这位正直之臣的冤屈,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和对世道不公的批判。

2.《乙卯重五诗》——陆游(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解析:首联“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点明时间是端午节(重五)

文档评论(0)

学习办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网络工程师持证人

各种文档PPT模板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21日上传了中级网络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