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3.080
CCSA16T/NXSCJS
团体标准
T/NXSCJS104—2024
古陶瓷测评规范
Evaluationspecificationsforancientceramics
2024—03-26发布2024-03-26实施
宁夏文物艺术品收藏鉴赏学会发布
I
T/NXSCJS104—2024
目次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测评的基本要求 1
4.1人员资质及能力要求 1
4 2操作要求1
4 3环境要求1
4 4测评工具及数据要求2
5测评周期 2
5 1一案一评2
5 2每维启动后评2
6测评分值 2
6.1赝品分值 2
6.2存疑待鉴分值 2
6.3真品分值 2
7古陶瓷测评依据 2
7 1一维测评依据2
7 2二维测评依据3
7 3三维测评依据3
7.4四维测评依据 3
7.5五维测评依据 4
7.6六维测评依据 4
8测评结果 5
8.1赝品 5
8 2存疑待鉴5
8 3真品5
9风险防控 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古陶瓷鉴定测评记录标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古陶瓷鉴定测评汇总表 7
T/NXSCJS104—2024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宁夏六维辩证文物鉴定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宁夏文物艺术品收藏鉴赏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六维辩证文物鉴定研究院、宁夏六维物证司法鉴定中心、宁夏九鼎文物艺术品评估有限公司、宁夏六维金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擎六维文化产业发展(宁夏)有限公司、中国六维辩证文物鉴定中心有限公司、宁夏文物艺术品收藏鉴赏学会、宁夏收藏协会、宁夏印章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晖、闫冰青、王治国、李兰花、王琳、米春鹏、摆永龙、曹雪莲、杨璐莎、樊志文。
T/NXSCJS104—2024
1
古陶瓷测评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陶瓷测评的基本要求、测评周期、测评依据、测评结果及风险防控等。
本文件适用于文物艺术品鉴定机构古陶瓷鉴定的测评工作,其他类别的文物艺术品鉴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NXSCJS008—2019古陶瓷一维鉴定规范
T/NXSCJS009—2019古陶瓷二维鉴定规范
T/NXSCJS010—2019古陶瓷三维鉴定规范
T/NXSCJS011—2019古陶瓷四维鉴定规范
T/NXSCJS012—2019古陶瓷五维鉴定规范
T/NXSCJS013—2019古陶瓷六维鉴定规范
T/NXSCJS056—2022古陶瓷司法痕迹技术鉴定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测评的基本要求
4.1人员资质及能力要求
4.1.1由公、检、法、司、纪委、监委、海关委托的司法鉴定案件须由2位及以上具有陶瓷鉴定资质的鉴定人共同完成测评。
4.1.2由博物馆、上市公司、金融机构、交易所、拍卖机构、学术机构及相关收藏文化企业和社团组织委托的非司法鉴定案件须由3位及3位以具有陶瓷鉴定资质的授权签字人完成测评。
4.1.3测评人员须熟知古陶瓷测评方法。
4.1.4测评人员须掌握不同年代、不同窑口器物的美学痕迹特征、型制痕迹特征、物质交换痕迹特征、潜在痕迹、气泡痕迹特征、显见痕迹特征等。
4.2操作要求
4.2.1测评人员应当分别独立操作,彼此不受影响。
4.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5_T 3450-2024 SNP标记法鉴定油莎豆种质资源、品种和纯度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3438-2024 产气荚膜梭菌分离与鉴定操作规程.docx
- DB15_T 3444-2024 马铃薯低垄双行膜侧播种旱作技术规程.docx
- T_CPPIA 30-2024 偏光片保护膜用光学聚酯基膜.docx
- T_WSJD 18.18-2024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1,4-二噁烷的气相色谱法.docx
- DB15_T 3497-2024 苍术大垄四行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docx
- T_XJSL 0002-2024 一次性塑料酸奶杯(瓶、盒、罐).docx
- T_GD1AIA 003-2024 无溶剂有机硅涂覆保护胶.docx
- T_TSSP 046-2023 油茶鲜籽制油加工技术规程.docx
- T_NAIA 0293-2024 枸杞中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法.docx
最近下载
- 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合同协议.docx VIP
- 智融SW6306V_数据手册.pdf VIP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2018年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评审.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docx VIP
-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pptx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时事政治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T 5172-2025(江苏省标).pdf VIP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章振型分解反应谱法.ppt VIP
- 《走近周杰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