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61
团体标准
T/EERT074—2025
梵净山石斛育苗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eedingraisingofDendrobiumfanjingshanense
2025-10-16实施2025-10-09发布
2025-10-16实施
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发布
I
T/EERT074-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组培育苗 1
5托插育苗 2
6档案管理 3
附录A(资料性)梵净山石斛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4
II
T/EERT074-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仟。
本文件由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浙江省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子洪、余水生、鲁益飞、金孝锋、刘菊莲、唐战胜、杨雨萱、杨燕萍、郝柯、陈煜、郭小华、应震、华心来月、肖燕、张逸、陈佳勇、胡芬、董可羽、胡璐、刘丽君。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T/EERT074-2025
梵净山石斛育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梵净山石斛(Dendrobiumfonjingshaense)的组培育苗、扦插育苗、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梵净山石斛的组培育苗(种子、茎、芽等外植体)和扦插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2675石斛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梵净山石斛Deridrobicmfanjingshanense
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nm)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分布于贵州梵净山及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浙江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3.2
原球茎protocorm
种子萌发时胚的膨大.种皮破裂后形成肉眼可见浅黄色呈球状或圆锥状的原胚,以及石斛茎进行离体培养时形成绿色的小球状物。
[来源:LY/T2675-2024,3.1]
3.3
丛生芽multipleshoot
由腋芽或原球茎诱导形成的多个芽丛生状态。
4组培育苗
4.1培养基配制
参照LY/T2675中有关规定执行。
4.2材料获取
4.2.1种子获取
将未开裂的蒴果用洗洁精搓洗15s~30s后清水冲洗30min,转移至超净工作台,用75%酒精消毒25s~30s,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氯化汞溶液消毒10min~15min,无菌水冲洗6次。使用无菌刀将消毒后的蒴果纵向剖开,取出种子进行无菌播种。每个蒴果播种3瓶~4瓶,送入培养室进行组培。
注:无菌水为经过两次蒸馏的纯净水。
4.2.2外植体获取
利用健壮的外植体(茎、芽或其它外植体)培育拟原球茎诱导苗和不定芽诱导苗。外植体用清水冲洗后,放入75%酒精中浸泡30s,然后放入6%氯化钠溶液中消毒15min~20min或放入1%氯化汞溶液中
T/EERT074-2025
2
浸泡8min~10min,取出用无菌水冲洗3次~5次,每次3min~5min,最后用无菌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放置于培养基上,送入培养室进行组培。
4.3培养条件
培养室环境的温度为(22±2)℃,光照强度为15001x~20001x,日光照时间为10h~12h。
4.4移栽管理
4.4.1生根培养
当组培苗生长至1cm~2cm后移栽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原球茎继代控制在4代~6代,不定芽继代控制在3代~5代。
4.4.2炼苗出苗
生根的瓶苗2cm~3cm后移栽至红花香椿、九龙山榧等树皮加水基质中,放入遮阳率为70%~80%的温室或塑料大棚内,15℃~30℃炼苗10d~30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