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VIP

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出土于陕西蓝田的三棱大尖状器(横断面大略呈三角形)。该石器使用的年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A.渔猎采集

B.农耕定居

C.兴修水利

D.以牛耕田

2.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分为前陶新石器时期和有陶新石器时期。前者有黄河流域的陕西大荔沙苑、华南地

区的广东阳春独石仔等;后者有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据此可知,中华文明的起

A.具有多元性特征

B.早于世界其他地区

C.呈现一体化趋势

D.以农耕文明为主体

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表明,距今5000年前后,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的社会加速发展,在各自不同

的气候、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属于这一时期长江流域“文明形态”的

A.北京人遗址

B.仰韶文化

C.良渚文化

D.二里头遗址

4.二里头遗址出土了以铜爵、鼎、盃等为代表的中国最早青铜礼器群,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双

轮车辙以及大型围垣官营作坊区。据此可知,二里头文明

A.生产水平世界领先

B.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C.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D.礼乐制度高度完善

5.下表是商代甲骨卜辞中出现的农作物次数统计情况。据此可推知,商朝

A.重视对农业的管理

B.农业生产有所发展

C.农业生产获得丰收

D.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6.山东自古被称齐鲁大地,这源于周初分封时,周公旦被封在奄(商朝旧部,周初参与叛乱,被灭),建立鲁国;

姜尚被封在营丘(敌视周的东夷人故地),建立齐国。这表明周初分封是为了

A.扩大王畿

B.奖赏功臣

C.拱卫王室

D.笼络宗亲

7.《礼记·冠义》记载:“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尊重事;尊重事而不敢擅重事;

不敢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8.“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田里不”。下列

关于该土地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其土地可自由买卖转让

B.其生产工具为铁犁牛耕

C.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D.属于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9.《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706年,楚国攻伐随国(西周初分封的一个姬姓诸侯国)。随曰:“我无罪”,

楚曰:“我蛮夷也”。然而,战国以后,楚与韩、赵、魏、燕、齐、秦并列七雄,同称“冠带”(礼仪)之国。这

说明

A.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剧烈

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增强

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10.下表为文献所记载战国时期各国兵力状况。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国家统一局面逐渐形成

B.田氏代齐增强了齐国实力

C.战国七雄实力并不均衡

D.三家分晋加剧了诸侯纷争

11.史载,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

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千万。齐人闻其贤,拜为相”。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对外贸易的繁荣

B.豪商巨贾势比王侯

C.分封制渐趋瓦解

D.墨家思想备受推崇

12.战国时期,商鞅破除“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

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

A.强力推行了均田制

B.巩固了奴隶主统治

C.实行了土地国有化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13.商鞅提出:“重刑而连其罪,则褊急之民不斗,很刚之民不讼,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巧谀、恶心之

民无变也。五民者不生于境内,则草必垦矣。这表明商实行严刑峻法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工商业者活动

B.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

C.提高全民道德水平

D.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1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

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的大变革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的支持

D.兼并战争的兴起

15.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曾说过:“圣人精于顺应自然之道而拙于人为之道。”据此推断,该思想家属于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16.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统治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征战不断,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

子不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