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全国高考诗歌鉴赏经典题目及分析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高考命题及备考策略的资深文章作者,我深知诗歌鉴赏题在高考语文中的分量。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检验其文学素养、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的精准性。本文将结合历年全国高考中具有代表性的诗歌鉴赏题目,进行深度剖析,旨在为广大考生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备考指南,助力大家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一、高考诗歌鉴赏的核心考查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制,始终围绕着几个核心能力展开:
1.理解诗意与把握主旨:能否读懂诗歌的基本意思,理解诗人通过意象、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鉴赏的基础。
2.鉴赏艺术手法:对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等)、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用典、衬托、对比等)以及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辨识与分析能力。
3.品味语言特色:对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以及炼字(如诗眼)的赏析能力。
4.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诗歌的思想内涵、作者的情感倾向、价值取向进行初步的评价和概括。
二、经典题目分类解析
(一)写景抒情类诗歌
这类诗歌是高考的常客,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借此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人生感慨。
例1:(某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题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审题关键:“景”和“情”的角度,即景情关系。常见的景情关系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解题思路:
1.描绘了怎样的景?诗中描绘了宜阳城下春草茂盛、涧水任意流淌、花自飘零、鸟空啼的景象。这些景物本身带有一种寂寥、空旷的特点。
2.抒发了怎样的情?题目“春行即兴”,看似春日闲游之作,但结合“无人”、“自落”、“空啼”等词语,可以体会到诗人面对战乱后荒凉景象的伤感、凄凉以及对时代的感慨。
3.景与情是如何结合的?这里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的手法。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将情感寄托在对景物的客观描绘之中,让读者从凄凉的景物中感受到诗人的悲苦心境。“自”和“空”字用得极妙,赋予了景物以人的情感色彩,突出了“无人”之境的凄凉。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2分)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2分)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二)咏史怀古诗
此类诗歌借咏叹历史人物或事件,来抒发诗人的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怀才不遇等情感。
例2:(某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题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审题关键: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这是送别词,但辛弃疾的词往往不止于送别。
解题思路:
1.理解词句含义:“浮天水送无穷树”,写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带雨云埋一半山”,写乌云挟带着雨水,把一半的山峦掩埋。
2.联系上下文与作者:上阕开篇“唱彻《阳关》泪未干”点出送别,“功名馀事且加餐”看似旷达,实则蕴含壮志难酬的感慨。下阕“今古恨,几千般”将个人离情别绪上升到“今古恨”的高度,“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更是点明了人生的艰难远超自然界的风波。
3.分析情感与手法:景物描写“浮天水”、“无穷树”、“带雨云”、“一半山”,营造了一种苍茫、迷蒙的意境。这既是眼前送别之景,也象征着前途的迷茫与人生的艰难。所以,情感上,既有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更有对友人前路艰险的担忧,以及自身对仕途坎坷、人生艰难的感慨。手法上,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将复杂的情感寄托在阔大而略带萧瑟的景物之中。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分)
(三)边塞征战诗
这类诗歌主要表现边塞风光、军旅生活、将士豪情或征人思乡等主题。
例3:(某年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题目:有人说这首诗是“故作豪放之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NAS-CC02_2013《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2019-2-20第二次修订清稿).pdf VIP
- 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校准规范.pdf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实际问题例5》名师教学设计.doc VIP
- SCR脱硝催化剂体积及反应器尺寸计算表.xlsx VIP
- 房地产市场的数字化转型.pptx VIP
- 妇联换届宣讲培训.pptx VIP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pptx VIP
- iSecure Center综合安防管理平台 安装部署手册 V1.7.0(1).pdf VIP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思维导图新版、曲线汇总.pdf VIP
- 动火作业专项培训.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