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_杜甫的诗词.docxVIP

《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_杜甫的诗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的诗词

篇1《宿赞公房(京中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杜甫[唐]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分类标签:描写秋天

作品赏析

原注:赞,京师大云寺主,谪此安置。

【鹤注】诗云陇月向人,又言菊荒莲倒,当是乾元二年晚秋在秦州作。

杖锡何来此①,秋风已飒然②。雨荒深院菊③,霜倒半池莲④。放逐宁违性⑤。虚空不离禅⑥。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⑦。

(从谪迁叙起。菊荒雨后,莲倒霜前,此僧房秋景,承次句。身虽放逐,心本空虚,此称美赞公,承首句。陇月团圆,是伤异地相逢,结处点还宿字。【赵汸注】起作问词,叹方外之人亦被迁谪也。)

①【邵注】仗锡,禅家以锡为杖也。经云:又名智杖,又名德杖。释氏称游行僧为飞锡,安住憎为挂锡。晋庐山道人《游石门诗序》: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②《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③陆放翁诗:“霜凋两岸柳,水浸一天星。”意本杜句。④庾信诗:“阁影入池莲。”齐王俭诗:“萍开欲半池。”⑤《贾谊传》:“被谗放逐。”⑥《楞严经》:“虚空寂然。”【朱注】释经以禅宗为空门。⑦何逊诗:“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华严经》:如来于此四天下中,或名圆满月。一说此暗用释氏“月印万川,处处皆圆”意。赵汸曰:杜公与房琯为布衣交。及房琯罢相,公上疏争之,亦几获罪,由此龃龉流落。赞亦房相之客,时被谪秦州,公故与之款曲如此。

《随笔》云:予少年时,记作一联:“雨深荒病菊,江冷落愁枫。”后以其太险,改为“雨深人病菊,江冷客愁枫”,比前句微有蕴藉。盖取崔信明“枫落吴江冷”,老杜“雨荒深院菊”,“南菊再逢人卧病”,严武“江头赤叶枫愁客”,合而用之也。

-----------仇兆鳌《杜诗详注》-----------

篇2《留别贾严二阁老两院补阙(得云字)》

杜甫[唐]

田园须暂往,戎马惜离群。

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

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

作品赏析

一作两院遗补诸公,得闻字。

【朱注】时贾至为中书舍人。严武为给事中。两院谓拾遗补阙也,作遗补是。此是至德二载八月,往鄜州省家时作。《新唐书》:公家寓鄜弥年,艰窭,诏许公自往视。

田园须暂往①,戎马惜离群②。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③。一秋常苦雨④,今日始无云⑤。山路时吹角⑥,那堪处处闻⑦。

(上四留别之情,下四归途之景。【顾注】五六纪天时之可往,作途中自慰语。七八纪时事之难往,作途中自悲语。)

①萧悫诗:“田园聊复归。”庾信诗:“暂往春园傍。”②《记》:子夏曰:“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③庾诗:“酒醺人半醉。”④《月令》:“苦雨数来。”⑤陶潜诗:“日暮始无云。”⑥王勃诗:“叶齐山路狭。”⑦何逊诗:“处处皆城市。

-----------仇兆鳌《杜诗详注》-----------

篇3《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王时牧蜀)》

杜甫[唐]

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

风物悲游子,登临忆侍郎。老夫贪佛日,随意宿僧房。

作品赏析

【鹤注】此必公暂如新津,与裴同至寺中,故有此作,当在上元元年。蜀州至成都才百里,故可唱和也。《唐世系表》:裴迪,出洗,马房裴天恩之后。《地理志》:新津县属蜀州。《九域志》:县在蜀州东南七十里。梦弼曰:王侍郎,王维弟缙也。【钱笺】考《缙传》,未尝牧蜀,注家因裴迪而附会也。《杜诗博议》:《王维传》有绪为蜀州刺史,迁散骑常侍一节,与《缙传》不合。吴缜《纠谬》谓缙未尝历蜀州及常侍,为说甚辩。今考《旧书》,缙为凤翔尹,先加工部侍郎,后除常侍。缜云并未尝为常侍,似失考。而由蜀州迁常侍,则断乎不可信。

何恨倚山木①,吟诗秋叶黄②。蝉声集古寺③,鸟影度寒塘④。风物悲游子⑤,登临忆侍郎⑥。老夫贪佛日⑦,随意宿僧房⑧。

(首句陡然而起。言我亦何所愁恨,而倚木吟诗乎?正以草木黄落之时,蝉声鸟影,秋景堪伤,而风物登临,故人足念也。且己之栖宿寺中,漂流更可叹耳。此诗句句含恨意,必裴诗原有恨字,而和之如此。赵单二注,将上六句作述裴语,说得全无意义矣。游子,指裴)

①陈子昂诗:“平生亦何恨。”公《别贺兰铦》诗:“君今抱何恨。”②何逊诗:“几逢秋叶黄。”③隋王胄诗:“风度蝉声远,云开雁路长。”④何逊诗:“露湿寒塘草。”⑤殷仲文诗:“风物自凄凉。”⑥阴铿《开善寺》诗:“登临情不极,萧散趣无穷。”⑦江总《寺碑》:“佛日初照,慈云不偏。”《隋·李士廉传》:“或问三教优劣,士谦曰: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蔡注】古诗:贪佛不如贪僧。《金光明经》:“佛日大悲,减一切闇。”又云:“佛日辉耀,放于光明。⑧《大宝积经》:众僧随意所乐,为造经行之处。【张远注】《淮南子》:赵王迁流于房陵,思故乡,为作山木之歌,闻之者莫不陨涕。《白虎通》亦载此事。按此诗首句,突然而起,初时未详所出,解尚含糊,

文档评论(0)

小花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学习的花花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