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优质教学设计.pdfVIP

11、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优质教学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课《答谢中书书》备课人:

学1.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课文。

习2、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3、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感情。

标4、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

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5、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1.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课文。(重点)

学2、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重点)

重3、了解本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感情。

难(难点)

点4、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

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难点)

学习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山水景物以其独特的魅力,折服了多少文人学士。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

自然万物的美。山水本无情,因他们融入了自己细腻的情思,山水便有了性

情,自然便有了生命。你能否再写出两句写山或水的诗文?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本文所选的就是两篇山水名文,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做一次身心的旅游,

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他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

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本草经集注》

《二牛图》等。

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

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

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

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

如今《中国大百科全书》有七个学科分卷,即宗教卷、中国历史卷、中

国文学卷、哲学卷、美术卷、中国传统医学卷、化学卷,都设有陶弘景条

目,足见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2、文体知识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

1

体,多记事陈情。

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

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

3、背景链接

《答谢中书书》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

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文章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

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陶弘景

文档评论(0)

136****41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