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基因突变检测规程
一、概述
基因突变检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识别生物体基因组中发生变异(如点突变、插入/缺失、拷贝数变异等)的过程。该检测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遗传咨询、药物研发等领域。本规程旨在规范基因突变检测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测原理与分类
基因突变检测主要基于以下原理:
(一)检测原理
1.核酸杂交技术:利用探针与目标突变位点互补结合,通过荧光信号或化学显色进行检测。
2.基因测序技术:通过Sanger测序或高通量测序(NGS)直接读取基因序列,识别突变位点。
3.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突变导致酶切位点变化,通过电泳分离片段进行检测。
(二)检测分类
1.单基因检测:针对特定基因的已知突变进行检测,如BRCA1/2基因的遗传性肿瘤筛查。
2.多基因panel检测:同时检测多个基因的多个突变,适用于肿瘤个体化治疗指导。
3.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基因组外显子区域进行全面测序,适用于复杂遗传病或未知突变研究。
三、检测流程
基因突变检测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操作严谨:
(一)样本采集与处理
1.样本类型:外周血、肿瘤组织、唾液或细胞培养物等。
2.采集要求:避免溶血、污染,立即保存于EDTA抗凝管或RNAlater溶液中。
3.处理步骤:
(1)细胞裂解:使用裂解缓冲液(如TRIzol或商业裂解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或RNA。
(2)纯化:通过柱纯化(如Qiagen柱式纯化)去除抑制剂,确保核酸质量。
(二)文库构建与扩增
1.DNA/RNA片段化:使用超声波或酶切将核酸片段化为200-500bp。
2.文库构建:
(1)接头连接:添加特异性接头(如Illumina接头),便于后续测序平台兼容。
(2)桥式PCR扩增:在流式芯片上扩增,形成簇状DNA库。
(三)测序与数据分析
1.测序方法:
(1)第二代测序(NGS):Illumina测序平台为主流,读取长度可达300+bp。
(2)第一代测序(Sanger):适用于小片段或验证性检测。
2.数据分析:
(1)质量控制:使用FastQC评估原始数据质量,剔除低质量读段。
(2)参考基因组比对:通过BWA或Bowtie2将读段比对至人类基因组参考(如GRCh38)。
(3)突变识别:使用GATK或VarScan2识别SNP、Indel等突变。
(四)结果验证
1.Sanger测序验证:对高置信度突变位点进行单碱基测序确认。
2.生物信息学过滤:根据突变频率(如1%)、等位基因频率(5%)等标准筛选可靠结果。
四、质量控制与注意事项
(一)质量控制标准
1.DNA/RNA纯度:OD260/280比值1.8-2.0,A260峰形尖锐。
2.测序覆盖度:全外显子组目标区域覆盖度≥80%。
3.突变检出率:已知突变位点检出率≥95%。
(二)注意事项
1.样本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建议-80℃储存。
2.操作规范: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污染。
3.数据保密:遵循基因信息伦理规范,匿名化处理临床数据。
五、应用领域
(一)临床诊断
1.遗传病筛查: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乳腺癌筛查。
2.肿瘤个体化治疗:指导靶向药物选择(如EGFR突变检测)。
(二)药物研发
1.药物靶点验证:通过突变频率分析评估药物适用性。
2.伴随诊断开发:为新型抑制剂开发提供生物标志物。
六、总结
基因突变检测需结合标准化样本处理、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严格把控质量节点。未来技术发展将推动检测成本降低、速度提升,进一步拓展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
(接续原有内容)
三、检测流程
基因突变检测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操作严谨:
(一)样本采集与处理
1.样本类型选择与采集要求:
外周血:最常用的样本类型,适用于DNA提取。推荐使用EDTA抗凝管采集,volumestypicallyrangefrom3-5mL。采集后需在4°C条件下保存,并在2-6小时内进行分离处理,或立即置于-20°C或-80°C冻存。
肿瘤组织:直接来源于手术切除或活检。需尽快处理,避免坏死或降解。新鲜组织应立即进行RNA/DNA提取;若无法立即处理,需迅速冷冻(-80°C)或使用RNAlater等保护剂固定。
唾液:非侵入性采样方式,适用于外显子组测序或遗传病筛查。使用商业唾液采集管或无菌棉签,按说明书操作。采集后可室温静置一段时间让唾液自然析出,或直接用于DNA提取。
细胞培养物:适用于特定研究或已知细胞系的检测。需确保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无污染。收获细胞后,需快速进行RNA/DNA提取。
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采样指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突发化学中毒卫生应急预案.doc VIP
- (最新)执业兽医师聘用协议合同书5篇.docx
- 盘扣式落地式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新版.docx VIP
- 2025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pptx VIP
- 二次函数复习课公开课二次函数复习课公开课.ppt VIP
-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建标〔2011〕209号).pdf VIP
- DB3301_T0329.1—2020_社会救助家庭家境调查规范第1部分:工作程序_杭州市 .docx VIP
- 建筑工程师工作总结范文.pptx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