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13.020CCSZ10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938—2024
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selectionofgroundwaterenvironmentalmonitoringstations
2024-03-26发布2024-09-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938—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布设原则 2
5布设要求 2
6布设方法 3
附录A(资料性)布设示例图 6
参考文献 13
II
DB36/T193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鹤飞、谢振东、马文洁、李彦琦、汪金卫。
DB36/T1938—2024
1
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主要污染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布设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地下水环境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HJ1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3术语和定义
HJ16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层水shallowgroundwater
包括上层滞水、潜水和埋藏较浅的承压水。
3.2
岩溶管道karstconduit
岩溶化岩层中给予地下水流动的通道,其中岩溶主管道是流量相对较大的岩溶通道,支管道是流量较小的岩溶通道。
3.3
重点生态功能区keyecologicalfunctionarea
DB36/T1938—2024
2
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需要在国土空间开发中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区域。
[来源:HJ130-2019,3.7]3.4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protectedtargetofgroundwaterenvironment
潜水含水层和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来源:HJ610-2016,3.17]
4布设原则
4.1针对性原则
根据潜在污染源分布和地下水含水系统结构特征,布设的环境监测点位总体上能反映监测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4.2规范性原则
保证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4.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监测对象、成井方法和样品采集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切实可行。
4.4适应性原则
定期对环境监测点位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根据最新情况对环境监测点位进行优化调整。
5布设要求
5.1对于污染源型监测对象,应根据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布设控制性环境监测点位,优先监测浅层水。以监测对象为中心,在地下水的上下游、垂直于地下水流向两侧以及周边主要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处均应布设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的上游对照环境监测点位不应受本监测对象污染。
5.2对于污染源型监测对象,结合水文地质单元条件进行点位布设,周边污染扩散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区域原则上为监测对象边界,用地红线外侧1km范围内。
5.3对于存在浅层地下水污染(已识别污染)的监测对象,应在下游加密布设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_CSCS 055-2024 膜结构企业能力等级评价标准.docx
- T_CEATR 0014-2024 消防(员)电梯技术报告(基于GB 55037-2022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docx
- T_CCTAS 76-2023 轨道减振效果实验室评价方法.docx
- JJF(皖) 140-2022 水泥比长仪校准规范.docx
- JJF(皖) 132-2022 电池充放电测试设备在线校准规范.docx
- JJF(鲁) 199-2024 桁架式多点测流明渠计量系统在线校准系统.docx
- JJF(鄂) 122-2024 垂线观测仪校准规范.docx
- GTCC-075-2018 可动心轨辙叉.docx
- DBJ50_T-421-2022 石膏砂浆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BJ_T13-38-2024 福建省混凝土小型砌块应用技术标准.docx
- DB34∕T 1700-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漫水河百合.docx
- DB32_T 4480-2023 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过程(工况)自动监控技术规范.docx
- DB32_T 4108-2021 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砖)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3540-2024 青杨天牛检疫技术规程.docx
- DB14∕T 2121-2020 工业固废 煤气化炉渣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指南.docx
- DB14∕T 861-2014 太原市非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报告书编制指南.docx
- DB14_T 2854-2023 燕麦草叶部主要真菌病害监测技术规程.docx
- DB12∕T 862-2019 水产微生态制剂乳酸菌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1∕T 537-2019 墙体内保温施工技术规程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做法和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做法.docx
- DB11_T 2415-2025 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成果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