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核心特征为骨强度下降。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由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发)两类。以下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管理随访等方面系统阐述诊疗核心内容。

一、危险因素评估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全面评估不可控与可控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年龄(≥50岁风险显著升高)、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丢失)、种族(白种人、亚洲人风险高于黑种人)、家族史(一级亲属有髋部骨折史者风险增加)。

可控因素:低体重(BMI18.5)、性激素缺乏(如早绝经[45岁前]、双侧卵巢切除、男性性腺功能减退)、营养失衡(钙摄入不足800mg/日、维生素D缺乏[25-羟维生素D20ng/mL]、蛋白质摄入过量或不足)、不良生活方式(吸烟[≥20支/日]、过量饮酒[酒精3个单位/日]、咖啡因摄入400mg/日、长期制动或缺乏运动)、药物影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5mg泼尼松/日持续3个月]、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芳香化酶抑制剂、甲状腺激素过量)、疾病相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GFR60mL/min]、炎症性肠病、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关节炎)。

二、临床表现与预警信号

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1.骨痛:以腰背部多见,可向脊柱两侧放射,久坐、久立或夜间加重,翻身、行走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伴肌肉痉挛。

2.脊柱变形: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身高缩短(≥2cm)、驼背(胸腰椎后凸),严重者影响心肺功能。

3.脆性骨折:轻微外力(如跌倒、咳嗽、提重物)即可引发骨折,好发部位依次为椎体(胸腰椎)、髋部(股骨颈、转子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部分患者以骨折为首发症状。

三、诊断标准与检查方法

(一)骨密度检测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检测部位为腰椎(L1-L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全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

-正常:T值(与同性别青年峰值骨量比较)≥-1.0;

-骨量减少:-2.5T值-1.0;

-骨质疏松症:T值≤-2.5;

-严重骨质疏松症:T值≤-2.5且合并脆性骨折。

(二)骨转换标志物检测

通过血清或尿液检测骨代谢活跃程度,辅助评估骨丢失速率及药物疗效。常用指标包括:

-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N端前肽(P1NP);

-骨吸收标志物: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尿Ⅰ型胶原N端肽(NTX)。

绝经后女性及老年男性的骨转换标志物正常范围需结合年龄、性别调整,治疗后3-6个月复查可反映药物起效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可显示椎体压缩骨折(楔形变、双凹征)、骨皮质变薄等,但敏感度低(骨量丢失30%以上方可显影),适用于骨折初筛。

2.CT/MRI:对早期椎体骨折(X线阴性)、骨微结构评估(高分辨CT)及鉴别肿瘤/感染性骨破坏有重要价值。

(四)实验室检查

需常规检测以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

-基本项目: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肝肾功能、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

-可选项目:甲状腺功能(TSH、FT3、FT4)、性激素(雌二醇、睾酮)、血/尿免疫固定电泳(排除多发性骨髓瘤)、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

四、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治疗目标为缓解症状、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需结合患者骨折风险分层(基于FRAX工具评估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基础治疗

1.营养干预:

-钙补充:每日元素钙摄入量1000-1200mg(饮食+钙剂),优先通过食物摄取(如牛奶300mL提供约300mg钙,深绿色蔬菜、豆制品),钙剂选择需考虑生物利用度(碳酸钙需随餐服用,枸橼酸钙适用于胃酸缺乏者)。

-维生素D补充:每日800-1200IU,目标25(OH)D水平≥30ng/mL(40-60ng/mL为理想范围)。维生素D缺乏者(20ng/mL)需先给予负荷剂量(如骨化三醇0.25-0.5μg/日,或阿法骨化醇0.5-1.0μg/日),纠正后维持常规剂量。

2.生活方式调整:

-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结合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和平衡训练(如太极拳),可增加骨密度、降低跌倒风险。

-防跌倒措施:改善居住环境(防滑地面、扶手)、避免夜间独自行动、穿着合脚鞋,

文档评论(0)

yclsh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