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任务4.1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部分小麦病害
1.小麦病害的种类和危害;
2.小麦锈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3.小麦白粉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4.小麦几种根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5小麦黑穗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6小麦病毒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7小麦赤霉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锈病:条锈、叶锈、秆锈
叶部病害白粉病
叶枯病:交链孢、德氏霉
赤霉病
穗部病害黑穗病:散黑穗、腥黑穗、
小麦病害秆黑粉
根茎部病害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
全株性病害黄矮病、丛矮病、土传花叶病
小麦锈病
WHEATRUST
小麦条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我国是小麦三种锈病
中发生最广、危害最重的病害,主要发生于西北、西南、黄
淮海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流行年份可造成巨大损失。
小麦叶锈病是禾谷类锈病中分布最广、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小
麦病害,全世界小麦种植区都有发生。中国小麦叶锈病以西
南和长江流域一带发生较重,华北和东北部分麦区也较重。
小麦秆锈病是世界范围的小麦病害,在种植小麦的国家和
地区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在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福建、广
东、广西的冬麦区及东北、内蒙古、西北等春麦区发生流行,
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症状
条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及穗部。小麦受害后,
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以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后期产生
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
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
叶锈病
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
也危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
,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
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
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
,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
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
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
。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
黑色冬孢子堆。
秆锈病
主要危害茎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长
椭圆形,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
。成熟后表皮大片开裂并向外翻起如唇状,散出锈褐色夏孢
子粉。后期产生黑色冬孢子堆,破裂散出黑色冬孢子粉。
小麦上三种锈病的症状有时容易混淆。田间诊断时,可根
据“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加以区分。
三、病原物
1.学名及分类
条锈病菌:条形柄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f.sp.tritici
叶锈病菌:隐匿柄锈菌Pucciniareconditaf.sp.tritici
秆锈病菌:禾柄锈菌Pucciciniagraminisf.sp.tritici
三种病菌均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条锈病菌秆锈病菌叶锈病菌
2.病原形态
条锈病菌:夏孢子堆长椭圆形,橙黄色。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
,鲜黄色;冬孢子堆多生于叶背,长期埋生于寄主表皮下,灰黑色。冬孢子
双胞,棍棒形,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稍缢缩,褐色,上浓下淡,柄短,
有色。小麦条锈菌迄今尚未发现有性态,故锈孢子和性孢子不详。
叶锈病菌:叶锈菌是全孢型转主寄生锈菌,在小麦上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
,冬孢子萌发后产生担孢子。在国外,唐松草和小乌头是叶锈菌的转主寄主
,叶锈菌在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我国,叶锈菌的转主寄生现象和转
主寄主均未得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业写作&PPT制作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写作、定制、修改、润色等工作,以及PPT 的制作等。本人已有10年政府机关公文写作和PPT制作等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