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温庭筠《七夕》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诗歌原作
《七夕》
【唐】温庭筠
鹊归燕去两悠悠,
青琐西南月似钩。
天上岁时星右转,
世间离别水东流。
金风入树千门夜,
银汉横空万象秋。
苏小横塘通桂楫,
未应清浅隔牵牛。
二、字词注释
鹊归燕去:喜鹊归巢、燕子离去,既写七夕傍晚景象,又暗合鹊填桥传说与燕子秋去的物候特征。悠悠形容时光流逝的缓慢与怅惘。
青琐:原指宫门上的青色连环花纹,代指华丽的楼阁或窗棂,此处描绘七夕夜色中贵族居所的剪影,语出《汉书》青琐门,天子门也。
月似钩:新月如弯钩,既点明七夕时节(农历七月初七多为上弦月),又以残缺之月隐喻离别之憾。
星右转:指星辰西转的自然规律,古人以星象运行标志时间流转,对应《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时空观。
水东流:以江水东流比喻离别不可逆转,化用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意象传统。
金风:秋风的美称,因五行中秋属金得名,点明七夕已入初秋,呼应《岁时记》七月初七,金风渐起的记载。
银汉:银河的雅称,在七夕诗中特指分隔牛郎织女的天河,其横空的壮阔与万象秋的萧瑟形成对比。
苏小:即苏小小,南齐钱塘(今杭州)名妓,以才华与爱情故事闻名,其墓在西湖侧,成为文人寄托情思的象征。
横塘:结合苏小典故确指钱塘(今杭州)西湖附近的水域,与南京、苏州的横塘相区别,是晚唐文人雅集的标志性地点。
桂楫:桂木制成的船桨,代指华丽游船,桂象征高洁,楫暗合行旅漂泊之意,语出刘绮庄桂楫木兰舟的雅致意象。
清浅:化用《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既指银河看似清浅实则阻隔,又暗喻人间离别看似可越实则难逾。
三、白话译文
喜鹊归巢燕子离去,时光悠悠流逝,
华丽楼阁的西南方,新月如钩挂在天际。
天上星辰轮转,岁月悄然更迭,
人间的离别却如江水东流,一去不返。
秋风潜入树林,千家万户共度七夕之夜,
银河横亘天空,天地间尽染秋意。
苏小小曾泛舟的横塘,如今仍有桂桨轻摇,
不应像银河那样清浅,却阻隔了牛郎织女的相会。
四、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晚唐文坛的绮丽宗师。他才情卓绝却屡试不第,一生困顿漂泊,曾任方城尉、国子助教等微职,长期漫游江南吴越之地。
作为花间词派的开山鼻祖,温庭筠以秾丽的辞藻与细腻的情感著称,与李商隐并称温李。其诗歌善用历史典故与女性视角,将个人漂泊之愁融入自然意象与历史记忆中。江南的烟水迷离与六朝的风流往事,共同塑造了他绮怨的创作风格——在华丽的辞藻下掩藏着深沉的人生感慨。这首《七夕》便是他漫游杭州期间,借当地人文景观与七夕传说创作的代表作。
五、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温庭筠晚年漫游吴越之时,具体地点当在钱塘(今杭州)。彼时的晚唐王朝已步入衰落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社会动荡,文人阶层普遍感到前途迷茫。
杭州作为江南文化中心,保存着苏小小等六朝风流人物的传说记忆,而七夕作为传统乞巧节,在唐代已发展为全民性的情感节日——人们既祭祀牛郎织女祈求姻缘,也借此抒发离别相思。温庭筠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将个人的漂泊孤寂、对爱情的怅惘以及对时代的隐忧,融入钱塘秋夜的七夕图景中。诗中的横塘苏小等地域符号,既是实景描写,更是文人精神家园的象征。
六、相关知识梳理
1.七夕核心意象对照表
意象
传统内涵
本诗创新
银河(银汉)
爱情阻隔
与万象秋结合,增添时空苍凉感
喜鹊
搭桥相助
以鹊归暗示相会短暂,聚焦离别
秋风(金风)
萧瑟凄凉
与千门夜对照,形成集体狂欢中的孤独
舟楫
漂泊行旅
借桂楫连接苏小典故,融合爱情与漂泊
2.横塘地理意象辨析
所在地
文化内涵
本诗指向依据
苏州西南
送别之地
许浑绿蛾青鬓醉横塘
南京城南
历史沧桑
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
杭州西湖
风流往事
苏小小籍贯钱塘,墓在西湖侧
3.晚唐七夕诗情感基调演变
诗人
代表作
情感特征
杜牧
《七夕》
风流放达
李商隐
《辛未七夕》
深情绵邈
温庭筠
本诗
绮丽怅惘
罗隐
《七夕》
现实批判
七、诗歌赏析
1.时空架构:天地对照中的永恒与无常
诗歌构建了天上-人间的双重时空结构。首联鹊归燕去与月似钩的意象组合,在点明七夕节令的同时,以禽鸟迁徙与新月残缺暗示离别主题。颔联天上岁时星右转与世间离别水东流形成鲜明对比:天体运行遵循永恒规律,象征着神话中牛郎织女虽相隔却能定期相会的确定性;而人间离别却如江水东流不可逆转,凸显了现实中聚散无常的悲哀。这种对照既源于《诗经》天命靡常的哲学思考,又融入了晚唐文人对命运无常的深切体验。
颈联金风入树千门夜将视角拉回人间七夕夜景,千门点出节日的全民性,而金风的萧瑟又暗示热闹背后的孤独。银汉横空万象秋则将镜头推向浩瀚星空,银河的壮阔与秋意的肃杀形成张力,既呼应了牛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