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诗歌原文
赋得暮雨送李曹
(一题作《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唐代〕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二、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5年—约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显赫的京兆韦氏家族。这位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人生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早年曾任唐玄宗御前侍卫,过着身骑厩马引天仗的奢华生活;安史之乱后痛改前非,重返太学苦读,最终成为一代清官良吏。他历任洛阳丞、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因在苏州刺史任上政绩卓著,被世人亲切称为韦苏州。
在文学史上,韦应物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诗作风格积极向上;中期因官场挫折而流露消沉失望;晚期(江州、苏州时期)则达到安逸平静的境界,形成了澄澹精致的独特风格。其代表作《滁州西涧》《寄全椒山中道士》等,语言简淡自然却意蕴深厚,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所言韦应物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三、创作背景
《赋得暮雨送李曹》的创作时间存在两种说法:一说作于公元759年左右韦应物在长安任职期间;另一说认为创作于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781—784年)诗人担任滁州刺史期间。结合诗中楚江建业等江南地理意象,以及韦应物滁州时期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这一时期的唐朝刚经历安史之乱的重创,朝政紊乱,民生凋敝。韦应物在滁州任上目睹百姓苦难,内心充满忧虑。此诗是诗人为送别好友李曹(或作李胄)而作,属于赋得体诗歌——即按指定题目创作的诗歌,通常用于科举考试或文人应酬。诗人借暮雨景象抒发离别之情,同时也隐晦寄托了对时局的忧思,使这首送别诗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内涵。
四、字词注释
赋得:古代科举考试时,考官指定题目,考生按题作诗,称为赋得;后来文人聚会分题作诗,也常用赋得二字。
楚江:指长江中下游流域,因这一区域古代属楚国而得名。滁州地处长江北岸,紧邻楚地。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唐代为江南重镇。此处并非实指,而是借用历史地名增添文化意蕴。
漠漠:形容细雨迷蒙、广阔无际的样子。
帆来重:船帆因被雨水打湿而显得沉重。
冥冥:昏暗的样子,这里指暮雨中的天色。
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南通市附近,是古代长江口的天然门户。
浦树:水边的树木。浦指水边、岸边。
含滋:饱含水分,指树木因雨水滋润而显得苍翠湿润。
沾襟:泪水沾湿衣襟,形容悲伤落泪。
散丝:指细雨,因雨丝细密如丝而得名。
五、诗歌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密的微雨之中,
建业古城传来傍晚的钟声。
雨雾迷蒙,归来的船帆显得沉重,
暮色昏暗,离去的飞鸟飞得迟缓。
远方的海门在雨幕中深藏不见,
岸边的树木饱含雨露显得苍翠。
送别友人的情意无穷无尽,
沾湿衣襟的泪水如同这细雨般纷纷扬扬。
六、相关知识梳理
1.赋得体诗歌的特点
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科举考试,要求诗人按指定题目和韵脚创作,题材多为写景、咏物或抒情。这类诗歌虽有形式限制,但优秀作品往往能在约束中见巧思。韦应物此诗严格遵循五言律诗的格律要求:八句四十个字,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和颈联(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严格对仗,押平声韵,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与应试之作不同的是,这首诗情感真挚自然,突破了程式化的束缚。
2.唐代送别诗中的雨意象
雨是唐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往往用来烘托离愁别绪。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以春雨的清新反衬离别的伤感;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借江南烟雨渲染别情。韦应物此诗则选择暮雨这一特定情境,细雨的缠绵、暮色的苍茫与送别的惆怅形成完美共鸣,雨丝既是自然景物,也是情感的载体,将沾襟的泪水与散丝的雨景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韦应物诗歌的澄澹风格
澄澹精致是韦应物诗歌的典型风格,尤其体现在他后期的山水田园诗中。这种风格表现为语言质朴自然,情感含蓄深沉,意境清幽淡远。《赋得暮雨送李曹》中,微雨暮钟远树等意象的选择,重迟深远等形容词的运用,都体现了这种特点。诗人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直接抒发强烈的情感,而是通过对暮雨景象的细腻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那份淡淡的惆怅与无限的深情,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言:韦诗无用意处,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七、诗歌赏析
1.结构艺术:由景入情的精妙布局
全诗以暮雨送别为线索,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层层递进地抒发情感。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以十字勾勒出送别的时空背景:楚江烟雨蒙蒙,建业钟声悠扬,里和时形成空间与时间的交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ppt.pptx VIP
- 2023-2025高考英语高频词汇汇编(打印背诵版).pdf
-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课件(共3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让蕲艾走向世界详细资料.ppt VIP
- 家政保洁企业发展规划经营计划.pptx VIP
- 局限性脑炎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docx VIP
- 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3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完整版).pdf VIP
- 中国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与非机械通气治疗指南(2023)要点.docx VIP
- 2022高考数学真题全刷2000题【纯习题】.pdf VIP
文档评论(0)